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田間分界的道路。《廣韻.上聲.軫韻》:「畛,田間道。」《楚.屈原.大招》:「田邑千畛。」
祝告。《禮記.曲禮下》:「畛於鬼神。」漢.鄭玄.注:「畛,致也。祝告致於鬼神也。」
假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借用。《南齊書.卷五二.文學傳.崔慰祖傳》:「好學,聚書至萬卷,鄰里年少好事者來從假借,日數十袠,慰祖親自取與,未常為。」《南史.卷七二.文學傳.袁峻傳》:「家貧無書,每從人假借,必皆抄寫,自課日五十紙。」
個別差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關鍵字:中途輟學英文關鍵字:drop out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書, p.66-67,臺北市: 高等教育。
典型足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式,效法。典型足式形容死者的德行高風亮節,足為後人楷模。為贈哀輓的題
頂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頂針,即上句的末字和下句的首字相同,或前段的末句和後段的首句相同,形成上遞下接、蟬連而下的修法。(註一)目錄1 詞的頂針1.1 單詞的頂針1.2 複詞的頂針2 短語的頂針3 句子的頂針4 參考資料5 關鍵字 詞的頂針 單詞的頂針指在語文中,使用同一個字產生同一種意思,而上下傳接的修技巧。(註二)如:1.<列子‧愚公移山>:「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2.陶潛<桃花源記>:「復前往,欲窮...
補救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鍵字:remedial instruction 參考書目:註1:吳清山、林天祐 (2005),教育新書,p.130 -131,臺北市: 高等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好、愛好。《穀梁傳.桓公六年》:「陳侯憙獵,淫獵于蔡,與蔡人爭禽。」《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三.古.陌上桑》:「羅敷憙蠶桑,採桑城南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打。通「捶」。《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十三.古.焦仲卿妻》:「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
大智如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陽修的後輩,甫入京時,因受到歐陽修的大力提攜,所以對他一直非常的欽服。〈賀歐陽少師致仕啟〉為歐陽修官獲准後,蘇軾寫給他的信,文中用「大勇若怯,大智如愚」稱頌他的勇氣與智慧。早在《老子》中就有「大巧若拙」這句話,意思是:真正靈巧的人,往往外表看起來似乎笨拙。蘇軾的這兩句話明顯脫胎於此,意指真正有勇氣的人,反而不會去彰顯他的勇敢;真正有智慧的人,反而不會去賣弄他的聰明。後來「大智若愚」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被用來表示具有極高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愚笨。出現「大智若愚」的書證如明.李贄《焚書.卷三.雜述.李中谿先生告文》:「蓋眾川合流,務欲以成其大;土石並砌,務欲以實其堅。是故大智若...
各得其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各獲所需,各如所願。語出《易經.繫下》:「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後比喻每個人或每件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排。《戰國策.秦策三》:「富貴顯榮,成理萬物,萬物各得其所。」《紅樓夢》第五八回:「當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鳥出籠,每日園中遊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