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尊刂〕足適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塞耳盜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掩耳盜鈴」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不苟論.自知》荊成、齊莊,不自知而殺;吳王、智伯,不自知而亡;宋、中山,不自知而滅;晉惠公、趙括,不自知而虜;鑽荼、龐涓、太子申,不自知而死。敗莫大於不自知。范氏1>之亡也,百姓有得鍾2>者,欲負3>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4>毀之,鍾況然5>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6>。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矣。為人主而惡聞其過,非猶此也。 〔注解〕 (1) 范氏:范吉射,春秋時晉卿,生卒年不詳。范武子後代,後為智伯所滅。 (2) 鍾:同「鐘」,古代一種中空,用銅或鐵製成之打擊樂器。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五.辨誤》:「諺有『掩耳偷鈴』...
價重連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值重比連城。見「價值連城」條。01.《藝文類聚.卷四九.職官部五.太子中庶子》引南朝梁.簡文帝〈庶子王規墓志銘〉:「玉挺藍田,珠潤隋水,價重連城,聲同垂棘。」02.宋.辛棄疾〈小重山.旋製離歌唱未成〉詞:「商量詩價重連城,相如老,漢殿舊知名。」 
較錙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臨沂人。博覽群書,詞情典麗。初仕梁,以亂奔齊,歷官中書舍人、黃門侍郎。齊亡,仕周為御史上士,隋初,太子召為學士。撰有《顏氏家訓》,共二十篇,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謬,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斤斤計較,和一般的買賣無異。這樣的婚姻,由於不注重對方的人品教養,通常都是後患無窮,所以他提醒子孫不可不慎!「銖錙必較」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連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情都非常計較。出現「銖錙必較」的書證如宋.陳文蔚《陳克齋集.卷三.雜著.朱先生...
初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月一日到十日。晉.潘尼〈皇太子社〉詩:「孟月涉初旬,吉日惟上酉。」《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這時三月初旬,河房漸好,也有簫管之聲。」
陸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西元198~269)字敬風,三國吳人,陸遜族子。黃武初為永興、諸暨長,皆有治績。拜延武都尉,雖統軍眾,手不釋書。寶鼎元年,遷左丞相。當時政事多謬,凱上疏切諫,義形於色、忠懇內發。(2)北魏代人(今河北蔚縣東),字智君,謹重好學。官奉太子庶子、給事黃門侍郎,以忠厚見稱。諡惠。
扶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佐策立。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我扶立當今聖明主,欲播清風千萬古。」《三國演義》第二回:「大臣三十餘員,相繼而入,就靈帝柩前,扶立太子辯即皇帝位。」
無計所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可奈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無可奈何」這句成語指的是毫無辦法或沒有辦法可想的意思。典源出自於《戰國策.燕策三》。戰國末期,秦國勢力強盛,不斷出兵侵佔其他國家的領土。當時燕國是一個地處東北方的弱小國家,最初,燕王為了與秦國友好,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做為人質,在秦國,太子丹受到很差的待遇。太子丹逃回燕國後,為了抵抗秦國的侵略,同時也為了報仇,便經人介紹認識了荊軻,請他作刺客,到秦國刺殺秦王。由於荊軻遲遲不出發,太子丹便催他趕快上路,荊軻說:「就算我到了秦國,秦王也不會見我啊!除非我能帶著樊於期的頭和督亢的地圖前往,也許就有機會見到秦王。」樊於期本是秦國的將領,因為得罪秦王,逃到燕國...
監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君主外出,由太子留守,代理監臨國事。《左傳.閔公二年》:「大子奉冢祀……,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國語.晉語一》:「君行,太子居,以監國也。」
星火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急如星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急如星火」原作「急於星火」。李密,字令伯,三國時蜀漢犍為郡武陽縣人。專攻《春秋左氏傳》,博覽群書,有才學,口舌善辯,曾在蜀任官。父親早逝,母親在他四歲時改嫁,由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事奉祖母至孝,晉武帝時,徵為太子洗馬,但他認為祖母年事已高無人奉養,於是上〈陳情表〉婉轉地辭謝聖意,內容非常哀切懇摯。武帝看了之後大為感動,於是賜奴婢與食米,使其終養祖母。表中有一段寫到:「詔書下得十分急切嚴峻,責備臣逃避怠慢,郡縣長官派人逼迫,催促臣趕快上路,州官也登門來催逼,簡直比流星的光還要急切。想要立即奉詔上路,可是祖母的病日漸沉重,但是又不能不去,情勢窘迫,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