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9.37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遺寸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寸草不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寸草不留」原指連一點小草都不存留,宋.樓鑰〈英老真贊〉中有「大地一變,直教寸草不留」二句,即是指萬物被破壞殆盡,一根草也不留下。後來「寸草不留」一語,其「不留」的對象,也廣泛地引申到其他人或物,比喻消滅殆盡。
開方便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方便門,指佛教引導眾生信佛的門徑。開方便門引申為給人方便。如:「如果不礙事,不妨開開方便門,豈不皆大歡喜?」
三梢末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頭髮、手指、腳趾。引申為結果、歸宿。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侍妝個老實,學三從四德,爭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端的是那裡是三梢末尾?」也作「末尾三梢」、「末尾三稍」。
挂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談論、提及。引申為放在心上。宋.陸游〈送子龍赴吉州掾〉詩:「汝但問起居,餘事勿挂齒。」《三國演義》第二七回:「區區微勞,何足挂齒。」也作「挂口」、「掛齒」。
撥火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引申為挑撥是非的人。如:「他努力作個和事佬,不作撥火棒,免得事態擴大。」
陪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引申為隨同受苦。
當場作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湖藝人隨身攜帶,遇到適合的場地就可以架臺開演,在禪宗語錄中多指悟道不拘時間地點。之後「逢場作戲」又引申出藉著機會遊戲一番。如:宋.蘇軾〈南歌子.日簿花房綻〉詞:「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這闋詞是蘇軾有天帶著歌妓去拜見大通禪師,見大通禪師臉色不悅,便作這首小詩讓歌妓吟唱。其中「逢場作戲」已轉為藉機娛樂一下之意。後來「逢場作戲」就被用來比喻隨事應景,藉機遊戲玩耍一番,並非正經。
倒了架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了自己的排場、尊嚴。引申有丟臉、出醜的意思。《儒林外史》第二○回:「哥將來在家,也要叫人稱呼『老爺』,凡事立起體統來,不可自己倒了架子。」
毛騰廝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騰於火上,一燃就不可收拾。引申指危險。常用來形容粗率、沒有修養,一招惹就糾纏不休的危險人物。如:「他是西門一帶有名的毛騰廝火小子。」
舊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積年陳舊的案牘,引申指舊事。宋.劉克莊〈和張簡簿尉韻〉:「舊案依稀在柏臺,寄聲杭本莫翻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