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171.8754 ms
共 16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西楚霸王項羽率兵進入秦國首都咸陽後,屠殺城裡的百姓,殺害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並且放火燒掉宮殿,然後帶著到處搜括而來的財貨、珍寶和婦女要回故鄉去。這時有人跟項羽建議:「關中這個地方,山河四面圍繞,是天然屏障,土地肥沃豐饒,首都建在這裡可以稱霸中原。」項羽看到秦宮殿都已經燒毀,心裡又想念故鄉,就回答說:「人富貴了不回故鄉,就好像晚上穿著漂亮的衣服外出,誰看得到?」那個人就背地裡對人說:「聽說項羽這個人,就像個性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沒有遠見成不了大事,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結果話傳到項羽的耳裡,就把那個人捉來烹煮。後來「沐猴而冠」被用來指性情急躁的獼猴學人穿戴冠帽。...
|
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亡失的東西。如:「路不拾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子產退而為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次之又不能拾遺捕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
|
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下令叫、喚。[例]立即傳他進來。
|
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火藥、炸彈等進行爆破。如:「炸山」。
|
顛沛流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下局勢,說到劉邦和項羽相爭多年,造成人民慘死,流亡離散荒野。因而建議齊王韓信發揮手握重兵的影響力,進而與楚、漢三足鼎立。〈薛宣傳〉內容則是表述漢成帝責備薛宣在六年宰相任內,怠忽職守,導致國家穀倉空虛,使得百姓挨餓,流亡離散各地,幾萬人因此生病而死。後來「顛沛」和「流離」被合用成「顛沛流離」,用來形容生活困迫不安,四處流浪。
|
豁然開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陶潛所寫的〈桃花源記〉,內容是敘述在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漁夫,有一天沿著溪水划船捕漁,不知道划了多久,忽然到了一個開滿桃花、景色非常優美的地方。漁夫心裡覺得十分驚訝,於是便繼續向前划。到了溪水源頭,他看到一座山,山下有個小小的洞口,洞口中好像透出一點點光亮,於是漁夫下船,從那個洞口走進去。本來洞口非常狹窄,只能容許一個人通過,再走幾十步,出現一個與世隔絕,自給自足的理想世界。文內「豁然開朗」的原意是:眼前頓時開闊明亮起來。後來也被用來形容心境忽然變得開闊暢快,亦用於形容突然領悟到某個道理。
|
悲天憫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採設問法,假設有人問關於陽城的問題,韓愈再一一解答,表述自己對陽城的看法。陽城和一般官員不同,他高中進士後,反而隱居在中條山,不出來作官。很多人仰慕他的學問與情操,前來從他求學,後來才被德宗召為諫議大夫。韓愈就在文章中假設有人問:「陽城不是自願要作官的,他不發言也是謹守本分,何必這麼苛責他?」韓愈回答:「自古以來,聖賢之人都不是為了獲取名利與權勢而作官,而是憂慮時局的動盪,哀憐百姓的疾苦。學得了治世之道,不肯獨善其身,總想利用所學,對國家人民有所貢獻。如果陽城是個賢人的話,就應該知道現在時勢的困頓,為百姓所受的苦難而哀傷,然後盡自己所能去完成改善時局的職責,怎麼可以只顧過自己的安逸生活呢?」後...
|
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吹牛、胡扯。如:「少蓋了!」《朱子語類.卷三九.論語.先進篇上》:「這是大賢以上,聖人之事,他便把來蓋人,其疏曠多如此。」
2.為何,表示疑問。同「盍」。《莊子.養生主》:「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
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然、如果。如:「倘然」、「倘若」。《儒林外史》第三回:「何不把范進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線之明,也可憐他苦志。」
|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中原,那我一定會要我的軍隊向後撤退九十里,來報答您的恩惠。如果這樣還不能得到您的諒解,楚軍仍然繼續進攻,那我也只好拿起弓箭,和您相對抗了。」後來從言裡的原文「辟君三舍」演變出「退避三舍」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主動退讓,不與人相爭。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