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基本人格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文版基本人格量表(B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CBPI) 編製歷史由臨床心理學者Jackson, D. N.與同事共同編製。目的在評量人格與精神病理學上多向的特質。適用對象自12歲以上至成人。原版有240題,組成12個分量表。中文版根據1996年版進行修訂,1999年出版。中文版總題數為150題,10個分量表。刪除疏離量表,否認量表改為測謊。並有國中、高中職與大學三組常模。
|
特殊幼兒鑑定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格特質),這樣的方式是屬於「間接測量」。任何測量都有一個參照點,但心裡能量缺少有意義的自然零點,難以共同決定一個人為零點,只好各自採用不同的人為參照點,因此測量結果也就不容易互相比較。除了這些有數字或量化的測量,其他的測量形式還包括觀察、晤談、評量表、檢核表等。 三、評量(Assessment)評量在教育上一指從多種角度以多種方法評估一個人的指示或能力,以做為教學或輔導效果的證明及依據。評量不只是評估學生的能力,同時也要幫助他解決學習上的困難。評估除了數量與質量資料的蒐集外,還包括解釋資料、綜合各種資料、根據資料來做比較...
|
仰承鼻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縮減糧援,想以此削弱袁紹的兵力。後來,韓馥的屬下麴義造反,他出兵鎮壓失敗,袁紹想藉機和麴義結盟,共同對抗韓馥。但謀士逢紀卻勸他說:「要做大事,必須要有更多的資源。冀州地廣物豐,為首的韓馥生性怯懦、才能平庸,不如想辦法把它奪過來吧!」逢紀並建議袁紹鼓動北方的公孫瓚帶兵南下,韓馥一定嚇得手足無措,再派人去向他遊說,分析目前情勢對他不利,而袁紹有才幹,不如把冀州讓給他,既可保全性命,又可以得到讓賢的美名。果真韓馥聽了說客的話,答應將冀州讓給袁紹。韓馥的部下聞訊趕緊勸阻說:「我們冀州雖地處偏遠,但也有百萬兵力,糧食夠吃上十年,袁紹算什麼!他的實力根本比不上我們,還得『仰我鼻息』,靠我們支援才能存活...
|
合作無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共同從事某事或工作而毫不懈怠。如:「我們必須合作無懈,工程才能如期完成。」
|
鄉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鄉的人共同遵守的規約。《宋史.卷三四○.呂大防傳》:「嘗為鄉約曰:『凡同約者,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卹。』」
|
民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政治由全體人民共同治理。國父根據美國總統林肯先生所言by the people一語翻譯而來。為民主主義的要素之一,相當於三民主義中的民權主義。
|
應規蹈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循規蹈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循規蹈矩」之循、蹈都有遵行、實踐的意思。規、矩則是指圓規和角尺,是訂定方圓的工具,引申為標準、禮法。所引典源《隋書.卷一四.音樂志中》裡,記載了皇太子出席宴會,入座後上酒,樂工演奏的歌辭第三章,大意是說:以禮來整治天下,使能共同輔佐朝庭。每一個人都能應規蹈矩,操行貞固;以音樂來教化天下,使能和睦風氣廣布,每一個人都能過著唱歌跳舞的快樂生活。後來「循規蹈矩」的成語就從這裡演變出來,用來形容遵守禮法,不踰越法度。「循規蹈矩」較早的書證如《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雖是卑淺,然卻是循規蹈矩,要做事業底人,其心卻公。」
|
九層雲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九霄雲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九霄雲外」原作「九層雲外」。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著名詩人。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他的詩精煉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與同時的另一詩人白居易為知交好友,兩人詩名相若,〈同樂天登棲靈寺塔〉即二人共同登臨棲靈寺塔時劉禹錫所賦之詩。棲靈寺塔位於揚州,興建於隋代,塔高九層,氣勢宏偉非凡,劉、白二人相攜緩步,不經意間就抵達了頂端。由於棲靈寺塔極為高聳,在塔頂倚欄觀景,覺得自身處於層層白雲之上,彷彿快要到達天庭。於是兩人不禁縱聲笑語,讓地面上眾多遊人都抬頭向上探看。此詩以「九層雲外倚闌干」具體陳述了在棲靈寺塔頂端憑欄遠眺,...
|
硫酸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硫酸與金屬、金屬的氧化物或氫氧化物一起作用而得。工業上用途甚廣,可做為芒硝、瀉鹽、石膏等。
|
一成不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成不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禮記.王制》中描述古代的司法制度,犯人的罪行一旦判決之後,君王先命三公共同審理,之後三公再將判決書呈交給君王。君王看了判決書之後,得依「因無知而犯罪」、「因過失而犯罪」、「因遺忘而犯罪」三種情形,酌量給予減刑,最後裁定刑罰。刑罰一旦裁定,即使只是輕微的小罪,也必須澈底執行,不得赦免。因為一旦犯罪成立,刑罰就會加在身上;一旦刑罰加到身上,就不可能再改變了。所以一個君子在裁定刑罰之前,必定會竭盡心力來審理案件。後來「一成不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引申指事情既定之後,從不改變。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