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當門對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門當戶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門當戶對」原作「門戶匹敵」。據《三國志.后妃傳》載,曹丕篡漢稱帝後,立郭氏為皇后。當時郭皇后有個叫做劉斐的親,想要藉著自己是皇親國的身分,強迫他國人通婚。郭皇后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告誡劉斐說:「親們應當從鄉里之中,選擇經濟、地位相當的人家通婚,不可仗著自己是皇親國的身分,就強迫他國人民聯姻。」後來「門當戶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結親的雙方家庭經濟和社會地位相當。
千載一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孫鞅殺了。還有秦惠王也曾賜封冉子,惠王一死,接任的君王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公孫鞅是功臣,冉子是皇親國,都還遭到這樣的命運,原因就是封地離京師太近,過於招搖。像古代太公望與邵公奭,就因為封在遠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國不斷攻打趙國,弄得趙國怨聲四起,您不如向北出兵救趙,平定燕國,然後就請以燕國為封地,這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啊!」「千載一時」這個成語的用法和「百代之一時」相同,都是形容機會十分難得,稍縱即逝。
赫赫之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太陽的光芒耀眼。語本漢.揚雄《法言.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後比喻極強盛的勢力或名望。唐.韓愈〈與于襄陽書〉:「高材多之窮,盛位無赫赫之光。」
燒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燒成灰燼。多指焚燒屍首或冥器。《水滸傳》第二六回:「來到城外化人場上,便教舉火燒化。」《儒林外史》第二○回:「不要把我燒化了。倘得遇著個故鄉親,把我的喪帶回去。」
外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外。《北史.卷一四.后妃傳下.齊武明皇后婁氏傳》:「后高明嚴斷,雅遵儉約,往來外舍,侍從不過十人。」
蔡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26)字元長,宋仙游人。性凶譎,徽宗時為尚書右僕射,進司空,拜太師,封魏國公,屢罷屢起,凡四出執政,遍布黨,疾視人民。晚年昏眊,委政於其子,奸惡不亞於父,遂致靖康之變,欽宗立,遭貶而亡。
姻族廣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多。唐.沈既濟《任氏傳》:「崟姻族廣茂,且夙從逸遊,多識美麗。」
門戶匹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門當戶對」。見「門當戶對」條。01.《三國志.卷五.魏書.后妃傳.文德郭皇后》:「諸親嫁娶,自當與鄉里門戶匹敵者,不得因勢,彊與他方人婚也。」(源) 
望風承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察言觀色以迎合對方的意旨。《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由是朝臣震懾,望風承旨。」《晉書.卷三三.石苞傳》:「駿屬尊重,權要赫奕。內外有司,望風承旨。」也作「望風希指」。
瞠目撟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客棧的故事。 「結舌」的意思是說不出話。出自《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漢哀帝時,外專政,國家危亂,待詔李尋上書直諫哀帝,他勸哀帝: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就要能夠任用賢能。不能讓賢能之士像成帝時的王章一樣,因為直言極諫而被誣陷至死。這樣會讓「智者結舌」,賢能之士都不敢開口說話,為國家做事了。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瞠目結舌」,形容吃驚、受窘的樣子。如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一○.秀姑》:「良久,覺腰間頓輕,用手捫搎,則腰纏盡失,蓋已為劙囊者竊去,瞠目結舌而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