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敘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別。唐.元稹〈青雲驛〉詩:「逡吏敘別,頭白顏色黧。」《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恐你戀著師弟姊妹情腸,不忍分離,倒要長途牽掛,因此早就打定主意,不合你敘別。」
說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僧團在每半月的最後一天聚集一處,誦念戒本。半月期間若有人犯戒,得在此時作表白,進行懺悔。犯最重罪,則驅離僧團,取消出家身分。《雜阿含經》卷二五:「今是十五日,夜靜月清明,如是諸比丘,今集聽說戒。」唐.王建〈題詵法師院〉詩:「三年說戒龍宮裡,禮還來向水行。」
年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齡和輩分。唐.韓愈〈舉錢徽自代狀〉:「況時名年輩,俱在臣前。擢以代臣,必允眾望。」宋.王讜《唐語林.卷一.言語》:「陸長源以舊德為宣武行軍,司馬韓愈為官,或譏年輩相懸。」
降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下臺階。《文選.班固.東都賦》:「主人之辭未終,西都賓矍然失空,逡降階。」《西遊記》第二六回:「鎮元子正與唐僧師弟閑敘,聞報,即降階奉迎。」
天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盛大的聲威。《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列傳》:「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漢之天聲。」唐.崔日用〈奉和聖製送張說邊〉詩:「暫勞期永逸,赫矣振天聲。」
張綱埋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張綱被選為八使之一,受命視各地,其他七人都已出發前往奉派地方,張綱卻在洛陽將車輪埋起來,表絕決不出行,而上書彈劾當朝權貴大將軍梁冀及其弟梁不疑。典出《後漢書.卷五六.張晧傳》。故後世以張綱埋輪表示抨擊權貴,不畏強權。
時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詩序〉:「時邁,守告祭柴望也。」或亦指祭武王之詩。本章二句為:「時邁其邦,昊天其子之。」
差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府中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三三回:「撫一個差官,同天長縣的一個門斗,拿了一角文書來尋。」《蕩寇志》第一六回:「那差官少不得要需索好看錢,各項開銷。」
疾聲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對待下屬也相當寬容。如有犯錯,也只用草鞭打,目的只是在處罰,而不傷人,有好的績業也歸功於下屬。出地方時,常與當地文人討論經義,與地方父老閒話家常,並訓勉少年做人處事的道理,使地方人士都受到他的影響而感化。由於他這種寬厚穩重的性格,使他即使面對急迫的事,也都不會因慌張而大聲說話。《後漢書》裡用「未嘗疾言遽色」來表示劉寬,處事一直相當穩重。後來「疾言厲色」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言語急迫,神色嚴厲,形容人發怒的樣子。
危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被攻破而岌岌可危的城池。[例]唐玄宗時安祿山叛亂,張與許遠死守危城,至死不屈。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