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8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東亞游離尾蝠(皺鼻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darida teniotis (Rafinesque, 1814)
尾部有一半突出於股間膜外,上唇兩側具數條斜陷溝狀之皺紋,故又名皺鼻蝠;耳大,內緣肥厚,耳珠小,飛膜狹長,毛黑褐色;頭軀幹長8.3公分,尾長5.3公分,前臂長5.8公分;齒式為1/3, 1/1, 2/2, 3/3。
歐洲的地中海區與北非到日本、馬代拉與加納利島、台灣。
食蟲性,生活史資料闕如,在台灣發現地點包括台東縣蘭嶼、台中縣象鼻山、高雄縣澄清湖。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翼手目(Order Chiroptera)
游離尾蝠科(Family Molossidae)
|
反嘴鷸(翹嘴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Xenus cinereus
體長22~25公分。喙長向上彎曲,呈黑色,基部暗橙色;虹膜褐色,腳短,橙色或橙黃色,有時為暗橙色或黃綠色。繁殖羽身體背面灰褐色,肩羽具一黑色細線;眉白色,自喙基部至眼睛上方;身體腹面白色,胸側灰色且具灰色細紋,在胸部中央交會;翼下白色,小覆羽中央灰褐色。非繁殖羽身體背面淡褐色或灰色,具細紋,肩羽無黑線;胸部色澤較淡,條紋也較不明顯。幼鳥偏暗灰褐色;覆羽和三級飛羽灰色,邊緣淡黃色。
分布於歐洲、亞洲、非洲及澳洲,夏季於歐亞大陸北部繁殖,冬季則往南遷徙至非洲東南部、亞洲南部、東南部、澳洲北岸至西岸和其他南太平洋諸島等地度冬。
棲息於熱帶地區的海岸地區,如泥灘地、潮間帶、沙洲、瀉湖、河口。在地面追逐獵物、以喙刺探覓食,或在淺水區用喙掃食,吞食前會先清洗獵物。覓食時會分散開來,但休息時則會聚集成群,常和紅胸濱鷸(Red-necked Stint, Calidris rufilcollis)、彎嘴濱鷸(Curleu Sandpiper, Calidris ferruginea)及赤足鷸混群;常可見其停棲在防波堤或紅樹林枝條上。飛行時會發出刺耳的“twit-wit-wit”笛聲,或“wit-e-wit”、“tuu-du”聲、“hu-hu-hu”聲;警告聲則是刺耳的“tu-li”聲;展示時會發出旋律優美的“prerrr”聲。...
鳥綱(Class Aves)
鷸形目 (Order Charadriiformes)
鷸科 (Family Scolopacidae)
|
尾流(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和流體相對運動時,位在物體後方的流場區域。物體對流體流動的影響可在此處表現出來,尤其是物體的出現使尾流中的壓力發生變化。
|
條紋豆娘魚(五線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budefduf vaigiensis (Quoy & Gaimard, 1825)
本種魚體側有4~5條寬黑橫帶,與六線豆娘魚(A. sexfasciatus)形態相似,但本種魚的體背偏黃,尾鰭上下葉也沒有明顯黑帶容易分辨。背鰭棘13,軟條11~14,臀鰭2,軟條11~13,胸鰭軟條16~20,側線鱗19~23,鰓耙23~33,體高為標準體長之1.5~1.8。
全球性分布,從紅海、東非到薩摩亞及馬奎薩斯島,水深1~20公尺,在潮池中亦常見,本屬魚全球約有19種,台灣產7種。
本種魚多半棲息在岩礁岸之淺水域,但其分布範圍較寬,可生活在離岸較遠及較深的水域內,晝間則三五成群或成大群在水層中覓食浮游動物,亦可以底藻、蝦蟹為食。
煮湯食之,味頗佳。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寬(帶)頻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一脈動所形成之傅立葉頻譜形狀如寬帶,即稱之為寬帶頻譜。此種脈動所形成之頻譜,分析起來較為複雜,此處僅略述其中一、二種。卡爾文(Kelvin)所首先用在分析流體動力學問題中的駐態相位法(method of stationary phase)。利用了積分中振盪對消的性質,可得知遠離臨界頻率附近的其他頻率之機構性質為零,而在臨界頻率即駐態點附近,其各種性質改變平緩,可得知其群波速度等性質。另外,在研究波動傳播中,常用的另一種方法為陡降法(method of steepest descent)可適用於較強的機構,如指數衰減等。
|
Quedius (Raphirus) meei Smetana, 1995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Quedius meei體色為紅磚色,紅棕色至棕色,前胸背板常為淺黃色,頭則從亮黑色至在後端三分之二處具亮黑色斑點,使複眼旁之條紋和上頰色淺,前胸背板具明顯,不規則暗色中央斑點,有時會被細長之前胸背中線分裂為二個斑點。腹部有時略向端部變黑。附器紅磚色至紅棕色,所有脛節中央色較暗,但以後足脛節最為明顯,其他前足脛節或中足脛節較不明顯。Q. meei 與其他種類不同處在於:頭部和胸部的顏色,前翅在點刻間具微小點刻,陰莖內囊具一對細長之暗色結構。本種發生於山區的森林環境中,從2200公尺至約3100公尺處。 標本可發現於中海拔山區的常綠闊葉林至高海拔山區的針葉林內地表的苔蘚、枯枝落葉和其他腐屑中。截...
|
教育文化體育部(菲律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菲律賓教育文化體育部,其前身為教育文化部,為菲律賓最高的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統籌全國性的教育政策,並負責教育計畫的推行與發展。
教育文化體育部可透過部長辦公室,直接對教育局處、文化司及地方教育辦公室等監督與指導;其下並設有初等、中等及高等教育局,並直轄全國十三個地方行政區的教育單位。這種行政方式,旨在適應各地方不同的需求,期以發揮各地方的特色並能彈性的發展。 |
黃山雀(台灣山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cholophus holsti
體長13公分。頭部有一黑色的羽冠,末端白色。臉部、喉部至整個腹面為鮮黃色。背部橄欖綠色,翅灰黑色,覆羽末端白色連成不明顯的翼帶。尾羽鉛灰色,最外側二枚為白色。雌雄鳥外型類似,惟雄鳥在泄殖腔附近為黑色。亞成鳥黃色部分較淡。
分布於亞洲東部之台灣,為特有種,出現於海拔1,000~2,500公尺的山區。
出現於中海拔的原始闊葉林,常單獨或與其他山雀科鳥類混群於闊葉林中上層活動。叫聲悅耳富變化,為chishui-chichishui。以昆蟲及果實為主食。築巢於樹洞中。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山雀科(Family Paridae)
|
個別化教育方案(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別化教育方案是美國一項針對個別障礙者的特殊學習情況而訂定的教育計畫。這分教育計畫是家長與學校間的協議書,雙方協商如何教導特殊兒童,以符合學習需要。個別化教育方案是特殊教育教師重要工作之一,內容在明確七述教師要如何教導以符合學生個別的學習能力和需要,此方案之訂定需家長或監護人之參與及同意。
美國聯邦政府於一九七五年頒布[全體障礙兒童教育法案](The Education for All Handicapped Children Act of 1975),其中規定「為每一個障礙兒童維持一項個別的教育方案」,此規定備受特殊教育家及家長的關切。法案對於個別化教育方案所下的定義是:<... |
〔中國殘疾人事業五年工作綱要(1988年~1992年)〕(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殘疾人事業五年工作綱要〕是大陸地區關於發展殘疾人事業的規畫性文件。由國家計畫委員會、國家教育委員會、民政部、財政部、勞動部、衛生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同制定,一九八八年九月經國務院批准執行。該綱要共分四個部分,六十條。有關教育方面的具體任務和要求,涉及殘疾人教育工作的領導、特殊教育經費、特殊教育的辦學形式與方法、特殊教育師資培訓、特殊教育研究、殘疾人基礎教育、學前教育、職業教育、以及中等和高等學校招收殘疾青年等問題。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