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7.49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神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人名。(西元686~760)俗姓高,唐襄陽人(今湖北省)。六祖慧能弟子。慧能圓寂後,北上宣揚慧能頓悟禪法。曾在滑臺同北宗禪師辯論,抨擊北宗為旁門,致使北宗禪法沒落,並使慧能成為禪宗的正流地位。弟子有無名、法如等。著有《顯宗記》一卷。
投其所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其所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投其所好」原作「阿其所好」。「阿」或「投」,都有「迎合」他人的意思。人在做事或評斷人物時,經常受自我私心的影響,而有偏頗的想法或作法,甚至會因外在環境的因素而投他人之喜好,看人眼色來辦事。《孟子》書中記載一段有關於孔子弟子宰我、子貢、有若三人對於夫子成就的評價。孟子說:「像宰我、子貢、有若這三個人,他們的智慧和識見都足以瞭解聖人,所以當他們三人在稱揚孔子的時候,雖有誇大之處,卻不至於用私心,去迎合、阿附他們所尊敬的人。」孟子的用意,在於讓公孫丑了解,從這三個人所說的話,可以知道人們對於孔子的推崇。後來「投其所好」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迎合他人...
成唯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十卷。唐玄奘譯。為一部解釋世親唯識三十頌的著作,屬於集注性質的論書。玄奘依弟子窺基建議,取印度十大唯識論師之注釋,以護法的觀點為主糅譯而成,主要在闡述印度佛教有相唯識系的哲學理論。為中國唯識宗所依據的要籍。重要的注釋有:《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四卷、《成唯識論演秘》十四卷、《成唯識論了義燈》十三卷等。
荼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處境艱苦。南朝梁.王筠〈與雲僧正書〉:「弟子釁結幽明,備嬰荼蓼,攀援崩踴,肌髓糜潰。」
燃燈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釋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因其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稱為「燃燈佛」。傳說釋迦牟尼過去世曾以五莖蓮花供養燃燈佛,而被預言,將在九十一劫後的賢劫成佛。在佛經中所記載的許多佛、菩薩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也稱為「錠光佛」。
折衝罇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3) 尊俎: 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泛指宴飲、宴席。俎,音ㄗㄨˇ,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 (4) 折衝:打退敵人攻城的戰車。指拒敵取勝。 (5)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稱為「晏子」。 (6) 與:音ㄩˋ,參與。〔參考資料〕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雖有百萬之軍,比之堂上;雖有...
木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墓前的樹木已成拱抱,比喻時日已久。《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凜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肅然起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血氣方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血氣方剛」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論語》一書是由孔門弟子記錄而成,內容是孔子自述或應弟子、時人及弟子間相互問答的話。典源收錄的,主要是論述修養心性的方法。孔子認為君子有三件事要戒慎:年輕時,身體還在發育,血氣不足,要戒女色;壯年時期,血氣旺盛,容易衝動,所以要戒好勇鬥狠;到了老年,血氣已衰退,身體狀況大不如前,要戒貪得無饜。「血氣方剛」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泛指年輕人精力正當旺盛,易於衝動;後亦用於單指年輕力壯。
益無忌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肆無忌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禮記》是儒家典籍之一,由漢朝戴聖所輯,為十三經之一,內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後學所記。書中所記載的,都是上古時期的禮俗儀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在《禮記.中庸》中,孔子說君子有德行,經常奉行中庸之道,行事不偏不倚,既不會太過,也不會不及;小人則反其道而行,任意妄為,沒有任何忌憚。後來「肆無忌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恣意妄為,毫無顧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