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6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象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有形的事物來表現無形的觀念。即對任何一種抽象的觀念、情感與看不見的事物等,都不直接予以指明,而根據理性的關聯、社會的約定,從而透過某種意象為媒介,間接加以陳述的表達方式。
|
呼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社會大眾大聲疾呼,請求援助、支持。如:「環保局呼籲社會大眾,注重生態,留給後代子孫一個綠的世界。」
|
馬首是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襄公十四年》夏,諸侯之大夫從晉侯伐秦,以報櫟之役也。晉侯待于竟,使六卿帥諸侯之師以進。及涇,不濟。叔向見叔孫穆子,穆子賦〈匏有苦葉〉。叔向退而具舟。魯人、莒人先濟。鄭子蟜見衛北宮懿子,曰:「與人而不固,取惡莫甚焉!若社稷何?」懿子說。二子見諸侯之師,而勸之濟,濟涇而次。秦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鄭司馬子蟜,帥鄭師以進,師皆從之,至于棫林,不獲成焉。荀偃1>令曰:「雞鳴而駕2>,塞井夷竈3>,唯余馬首是瞻!」 〔注解〕
(1) 荀偃:?∼西元前554,字伯游,春秋時晉國大夫。厲公時為佐上軍,與欒書弒厲公。悼公時將中軍,攻秦伐楚。平公三年,齊伐魯,偃帶兵援魯,敗齊師,卒於歸途。謚獻。
(...
|
騎虎難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天下仍不太平,各地均有叛亂。晉成帝時,蘇峻起兵叛亂,進逼京師,情勢十分危急。那時以陶侃為首,聯合溫嶠等人共同討伐叛軍,卻一直無法取勝。陶侃感到勢不可為,想要退兵,溫嶠便說服他,說:「天子受到小人逼迫,社稷動盪不安,正是臣子報效國家的時機。如今的情勢,已經不容我們退縮,就好像騎上了老虎,難以下來啊!」陶侃無法反駁,便留下來繼續領導眾人,終於平定了蘇峻之亂。後來「騎虎難下」這句成語,就從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所記溫嶠言「騎虎之勢,可得下乎」演變而出,比喻事情迫於情勢,無法中止,只好繼續做下去。
|
倒行逆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遵常理行事。後比喻違背社會俗尚,胡作非為的罪惡行徑。《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列傳》:「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漢書.卷六四上.主父偃傳》:「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耳;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也作「逆行倒施」。
|
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科學的簡稱。[例]科技、社科
|
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台北縣汐止市:遠觀,2006-2007三冊。註2:高中基礎物理全,鄭呈因,高雄新莊高中編,龍騰出版社。
|
布衣卿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平民身分擔任卿相等官職的人。古時平民、貴族在政教方面的權益差別甚大,至春秋戰國後始有以平民身分而任用為卿相的情事。
|
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核心、主幹。如:「青年是社會的中堅。」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