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報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農人於收成後,舉辦謝神祭典,以答謝神的保祐。宋.朱熹《詩集傳.卷一九.周頌.豐年》:「此秋冬報賽田事之樂歌。」
鄰國之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鄰為壑」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以鄰為壑」原作「鄰國為壑」。戰國時魏人白圭,善於修築堤防、興修水利,為魏惠王所用。他曾經得意地說,他治水比上古時代的禹還厲害。孟子回答說:「你錯了!禹治水是讓水順著水道行走,把廣闊的四海作為水匯注的地方。今天你治水使用的方法是修築堤防,將本國的洪水導入鄰國,把它當成洩洪的水泊。這是有仁德的人所厭惡的。」後來「以鄰為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將困難和災禍推到別人身上。出現「以鄰為壑」的書證如宋.文天祥〈知潮州寺丞東岩洪公行狀〉:「公智慮深達,如宿將持重而規畫綿絡,不以鄰為壑也。」
百鎰之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鎰,古時計算重量的單位,大約等於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百鎰之金」形容非常貴重。《史記.卷七九.范雎蔡澤列傳.范睢》:「夫虞卿躡屩檐簦,一見趙王,賜白璧一雙,黃金百鎰。」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休說那模樣兒,只那一對小腳兒,價值百鎰之金。」
小婦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婦女自稱之辭。戲曲小說中常用。《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今早張千進城,兩個乘早將屍首埋藏停當,卻來回復我小婦人。望青天爺爺明鑑!」
河西走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為一東南斜向西北的天然走廊,即古時的絲道。位在甘肅省西北,祁連山的北邊,合黎山與龍首山的南方。因位於黃河西邊,故稱為「河西走廊」。區內靠河水、雪水灌溉的綠州是人口集中地。也是現今通往新疆、中亞、歐洲的要道。
褕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王后、諸侯夫人所穿畫有雉羽為飾的衣服。唐.裴守真〈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詩三首之一:「綵纓紛碧坐,繢羽泛褕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對農夫輕視的稱呼。漢.揚雄《方言》卷三:「儓,農夫之醜稱也。南楚凡罵庸賤謂之『田儓』。」
連篇累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所寫的文章,多半承襲六朝的風格,詞藻雖華麗,但內容卻十分空洞。於是上書皇帝,說明這種情況的嚴重性,古時候風行教化,人人知書達禮,寫的文章都能表達美德與大道。但是到了後來,禮教漸漸衰落,為文不再注重道理,只知計較字詞的運用,內容也不外乎是形容風花雪月。李諤認為這種風氣對社會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應該立即矯正。文中用「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盈箱,唯是風雲之狀」等句,說明六朝以來的文學,每每篇幅冗長,但內容卻很空洞,題材多屬詠物,文章盡是詞藻的堆砌而已。「連篇累牘」這句成語就用來形容文章篇幅冗長。
舍本理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捨本逐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捨本逐末」原作「舍本事末」。「舍本事末」之「本」,原指農事。古時候以農立國,故以農業為本業,以工、商為末業,所以「舍本事末」是指人民不務農而從事於工、商。《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一文,講的是當時的農業政策。力陳人民務農對國家的影響,直指人民從事農業就會因生產富足而不肯輕易遷徙。不務農而從事工、商,則農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顛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
進賢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儒者所戴的黑布冠。見《續漢書志.第二九.輿服志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