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落山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思想觀點4 評價5 註明資料來源 生平南北朝的高僧,翻譯家。本姓衛,常山撫柳(河北翼縣)人。十二歲出家,受僧侶的最高戒律,即具足後,二十四歲至業城(河南臨彰縣),成為佛圖澄的弟子。佛圖澄死後,道安因避戰亂,顛沛流離於翼、晉、豫一帶,後在襄陽、長安等地,總結漢代以來流行的佛教學說,整理新譯舊譯的經典,編纂目錄,確立戒規,主張僧侶應以「釋」,即釋迦牟尼為姓。其栽培了慧遠,慧持等高僧。 著作道安的著作共有二十餘種。不過大多是佛經的注解,篇幅很小,除了幾部是二卷本外,其餘皆為一卷本。如下:《陰持入注》、《大十二門注》、《放光般若折疑略》、《答法汰難》等四書,各為二卷。《光讚折中...
大坌坑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坌坑文化遺址位置: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代表遺址:大坌坑遺址、鳳鼻頭遺址、八甲遺址、長光遺址、果葉遺址(註五)大坌坑文化為台灣目前發現最早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其出現時間雖然和長濱文化有一段重疊的時間,但並非繼承長濱文化發展而來,而是一種由外地移進台灣的文化,尤其和分布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特別是福建、廣東的干繩紋陶文化非常相似,因此堆測與其可能有密切的關係,可能是由此渡海來台。根據研究結果,大坌坑文化也被推測為南島系民族的祖先,台灣原住民是南島系民族的一部份,因此大坌坑文化很有可能就是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型文化。(註一)(註二)(註三)(註四)大坌坑文化的遺址大多出現在河濱、海口或湖濱,是一種適應海...
蘆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蘆薈(aloes)1.1 觀葉植物1.2 主要作用(註2)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蘆薈(aloes)蘆薈又名龍角、狼牙掌,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型的蘆薈無莖或有短莖,葉排列成鬆散的大蓮座葉盤。葉片肥厚,表面光滑油潤,四季碧綠,葉的邊緣有刺狀的小齒,形狀非常奇怪,有點像龍角。通常蘆薈都會用在溫帶地區當作小盆栽的室內裝飾,讓人覺得清新優雅和樸實的感覺,蘆薈通常在秋天和冬天開花,花葶高出葉片,花是橙黃色。其中的汁液(葉片中的膠質)可以愈來治癒受傷的皮膚。(註1) 觀葉植物很多植物的葉子,形狀非常特別,有著五顏六色的顏色,和花朵一樣,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像是艷麗的艷來紅、變葉木、獨...
海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海獅(sea lion)1.1 加州海獅1.2 北方海獅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海獅(sea lion)1. 海獅是食肉類動物,牠們一生大多的時間都在水裡,能夠連續幾星期的待在海裡,並且能在極地寒冷的水域中生存。不過,牠們都在岸上繁殖。海獅主要以魚為主食,海獅他的親緣動物共有34種。海豹和海獅看起還非常相似,只是海獅在陸地上活動起來較海豹靈活,不像海豹只能慢吞吞地前進,海獅甚至可以快跑。牠們前面的鰭狀肢相當有利,能夠從地面上支撐身體,後面的鰭狀肢能夠代替腳的作用,拍打著地面,拖著身子前進。(註2)2. 海獅喜歡群居,尤其是在繁殖季節。雄性海獅來到海灘上,經過激烈爭鬥,會在偏遠的...
杜秋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秋娘  花開堪折的杜秋娘  杜秋娘原是潤州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鎮江。雖出身微賤,卻獨稟天地之靈秀,出落得美慧無雙,不僅占盡了江南少女的秀媚,而且能歌善舞,甚至還會寫詩填詞作曲,江南女子的秀麗與文采她身上盡數體現,作為歌妓曾風靡了江南一帶。她十五歲時,豔名被鎮海節度使李錡風聞,李錡以重金將她買入府中為歌舞妓。一般的歌舞妓都是學一些現成的歌舞,為主人表演取樂;人小心高的杜秋娘卻不甘埋沒在李府成群的歌舞妓中,暗自思量,自寫自譜了一曲《金縷衣》。在一次李錡的家宴上,聲情並茂地演唱了給李錡聽:“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錡此時已年過半百,卻也雄心不減,當他聽了...
白血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白血球(leukocyte)1.1 內部的保護1.2 相關病症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 白血球(leukocyte)1. 白血球亦起源於骨髓,然後在分布於身體的各部分。白血球內有細胞核、沒有血紅素,成圓球形,正常人體內每一毫升的血液約含有5000至10000個白血球。2. 白血球的壽命非常短,在正常情況下牠們只能活幾天;但如果在受感染的情況下,只有幾小時的壽命而已。 內部的保護1. 生命總是處在受攻擊的狀態,包含致命的細菌、病毒和真菌等。外部的防護主要是物理上的,而內部的防護則大多是化學和細胞的。其中有些白血球稱為吞噬細胞,能夠吞食和消化外來的物質,常遊走在為血管及淋巴管壁以攝食...
卑南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卑南文化遺址位置:台東市南王里卑南遺址代表遺址:卑南遺址、富山遺址、加路蘭遺址、老番社遺址、三和遺址、掃叭遺址、公埔遺址(註三)。卑南遺址總面積約估為八十公頃,重要部份至少有二十到三十公頃,是台灣地區目前所知規模最大的史前遺址(註二)。卑南文化分布於花東縱谷、海岸山脈南段東麓、台東平原,以及大武山東麓河階級面海的坡地與階地(註二)。此時期的人在這些地區形成長期定居的聚落,以穀類種植的農業和打獵為主,漁業則比較次要(註二)。出土的大量石棺群為卑南文化的最大特色,其中最著名的卑南遺址出土面積超過三十萬平方公尺,代表了距今三千至兩千年前的聚落和墓葬群(註一)。從出土物可知,此時期的人類製造石器、陶...
伯道無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伯道無兒=1.1 出處1.2 由來(註1)1.3 例句1.4 引用相關文獻 伯道無兒=比喻一個賢才或是令人歌頌的人,沒有兒子。(註2) 出處晉書,鄧攸傳:「天道無知,使鄧伯道無兒」。(註2) 由來(註1)鄧攸,字伯道,是晉朝時代的人。他七歲時便死了父親,接著母親與祖母相繼去世,他乃按古禮,守孝九年,遠近之人都稱讚他的孝道。東海王越欽佩他的為人,推薦他作文學吏部郎的官,後來升為河東太守,晉懷帝永嘉末年,石勒(東晉末年五胡亂華的胡人之一,羯族,後趙之主,是五胡十六國中最強者)攻陷中原,鄧攸陷入石勒軍的包圍,石勒很敬重他,想拉攏他作參軍,但鄧攸不允,當石勒渡泗水時,鄧攸藉機毀了車子,用牛馬載...
不識一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1.1 釋義2 譯文3 相似相反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 《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今天下無事,汝輩挽得兩石力弓,不如識一丁字。」 釋義 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 譯文 據《舊唐書.卷一二九.張延賞列傳》載,唐代時,張弘靖被任命為幽州節度使,掌管幽州地方的軍政。當他前往幽州上任時,當地百姓夾道觀看,看到他乘著轎子走在軍隊之中,大家都非常驚訝。因為當地的將軍都是與士兵一同日曬雨淋,從不坐轎子的,因此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又因幽州為安祿山之亂的發起地,人民向來強悍尚武,張弘靖想改善當地的民風,便毀壞安祿山的墳墓,此舉更引起當地人民的反感。他的兩個從官韋雍、...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