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80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水乳相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水乳交融」。見「水乳交融」條。0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九.書簡.與小宅生順(小宅安之)書三六首之一》:「為文務使字字句句,俱從經史古文中來,而又不見其痕跡;水乳相和,一氣沖融,如蜂之釀蜜,蜜成不復辨其為何花之英也。」 
心平德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平氣和」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臺,子猶馳而造焉。公曰:「唯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詩》曰:『德音不瑕1>。』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注解〕 (1) 德音不瑕:德音是沒...
沆瀣一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沆瀣一氣」。見「沆瀣一氣」條。01.宋.李曾伯〈沁園春.北固臺端〉詞:「沆瀣一襟,風流八詠,秋入詩壇如許清。」 
裡勾外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外勾結,連成一氣。《水滸傳》第六二回:「如今到來,裡勾外連,要打北京。」也作「裡應外合」、「外合裡應」。
神完氣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氣充足舒暢。常形容文章首尾連貫,一氣呵成。《野叟曝言》第九回:「文字不相上下,神完氣足,俱是作家。」
心平氣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平氣和」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臺,子猶馳而造焉。公曰:「唯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詩》曰:『德音不瑕1>。』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注解〕 (1) 德音不瑕:德音是沒...
心和氣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平氣和」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臺,子猶馳而造焉。公曰:「唯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詩》曰:『德音不瑕1>。』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注解〕 (1) 德音不瑕:德音是沒...
保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他人行為或財力負責擔保的人。《紅樓夢》第一一九回:「況且還有舅舅做保山。他們都是一氣,姑娘一個人那裡說得過呢。」也稱為「保見人。」
壽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人得樂享天年的太平盛世。隋.薛道衡〈老氏碑〉:「致世俗于潤塗,納烝民于壽域。」唐.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心正氣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平氣和」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昭公二十年》齊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臺,子猶馳而造焉。公曰:「唯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詩》曰:『德音不瑕1>。』今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曰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壹,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注解〕 (1) 德音不瑕:德音是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