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叨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稱受人恩惠為「叨光」。語含感謝之意。《文明小史》第二○回:「你一個人已經白叨光在裡頭,不問你要錢,怎麼還好在這裡拿扣頭呢?」也作「叨貼」、「佔光」。
店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店。唐.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
好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隨便、不問究竟。《紅樓夢》第八○回:「也不知誰使的法子,也不問青紅皂白,好歹就打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凶猛。唐.貫休〈觀懷素草書歌〉:「醉來把筆獰如虎,粉壁素屏不問主。」宋.蘇軾〈書韓幹牧馬圖〉詩:「龍顱鳳頸獰且妍,奇姿逸德隱駑頑。」
不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管如何、不顧一切。《文選.李斯.上書秦始皇》:「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文選.枚乘.上書重諫吳王》:「今夫讒諛之臣,為大王計者,不論骨肉之義,民之輕重,國之大小。」
側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斜眼看人,不以正眼看人。有敬畏、戒懼、怒恨、憤怒等不同的含意。《後漢書.卷六六.陳蕃傳》:「危言極意,則群凶側目,禍不旋踵。」唐.陳鴻《長恨傳》:「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
豺狼當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魏書.卷七七.高崇列傳》:「古人有言,罰一人當取千萬人懼,豺狼當道,不問狐狸。明公荷國重寄,宜使天下知法。」
名實相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名副其實」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1>操故書激厲融曰:「蓋聞唐虞之朝,有克讓之臣,故麟鳳來而頌聲作也。……昔廉、藺小國之臣,猶能相下;寇、賈倉卒武夫,屈節崇好;光武不問伯升之怨;齊侯不疑射鉤之虜。夫立大操者,豈累細故哉!往聞二君有執法之平,以為小介,當收舊好;而怨毒漸積,志相危害,聞之憮然,中夜而起。昔國家東遷,文舉2>盛歎鴻豫3>名實相副,綜達經學,出於鄭玄4>,又明《司馬法》5>,鴻豫亦稱文舉奇逸博聞,誠怪今者與始相違。孤與文舉既非舊好,又於鴻豫亦無恩紀,然願人之相美,不樂人之相傷,是以區區思協歡好。又知二君群小所搆,孤為人臣,進不能風化海內,...
隱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退居山野,不問世事。《論語.微子》:「謂虞仲夷,隱居放言。」《三國演義》第一五回:「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避亂隱居於此。」
可想而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不問可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