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2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顏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施勞。」。  顏回小於孔子30歲。天資明睿,貧而好學,「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孔子所最愛的學生,孔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列於孔門德行科,後世稱為復聖。年29髮盡白,32歲卒,孔子哭之慟,曰:「天喪予!天喪予!」葬於曲阜東南20里,其地稱為顏林。 歷代追封追謚  自漢代起,顏淵因為較易查考的關係,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淵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謚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
初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初的心願。如:「不改初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盜匪,或指外來的入侵者。如:「賊寇」、「草寇」、「敵寇」、「流寇」、「倭寇」、「窮寇莫追」。唐.杜甫〈登樓〉詩:「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明.侯方域〈寧南侯傳〉:「是時秦寇入豫,良玉當往勦,見司徒公。」
後來居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一二○.汲鄭列傳.汲黯》載,漢武帝時,有位叫汲黯的大臣,他的個性剛強,說話很直,有不滿的地方就對皇帝直言勸諫,毫不隱藏,武帝因此不太喜歡他,將他外調到東海去做官。後來,因為他在當地的政績很好,武帝又將他調回宮中做大官。但他直言不諱的個性仍然不改,加上性情急躁,很容易得罪人,因此一直無法高升。反觀其他大臣,像公孫弘、張湯等人,原本是位在汲黯之下的小官,但因懂得討皇帝的歡心,仕途平步青雲,一路做到了丞相、御史大夫,官位超越了他。汲黯因此心理很不平衡,見到武帝就說:「皇上您用人有如堆柴薪,後來的反而在上面。」抱怨武帝用人沒有先後次序。後來「後來居上」被用來形容後來的人或事物超越原領先者。
暴跳如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是漢代文學史上最長的敘事詩,作者已不可考,當為東漢建安時的作品,內容是記述焦仲卿與其妻劉蘭芝的故事。據詩前敘言,兩人的婚姻因仲卿母阻撓,仲卿不得不休妻。蘭芝返回娘家,本立誓絕不改嫁,待仲卿有朝一日迎回她,卻因家人不斷逼迫,只好投水自盡,仲卿得知這個消息後,也在庭院中上吊以殉情。這樣的結局,其實蘭芝早有預言,當被遣送回娘家,臨別之際就對丈夫說:「我會一直感念著你對我的情真意摯,希望你不久後就會來接我回去。對於我們之間的誓約,你當如巨石一般堅定不移,我也將如蒲葦一般柔軟卻堅韌。可是我家裡有性情暴烈的父親和兄長,恐怕不會讓我稱心如意,他們必定會不斷的折磨我。」果不其然,蘭芝回家後...
借刀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給荊州刺史劉表。劉表之前也聽聞禰衡的才華過人,對他十分禮遇,所有的文書奏章都徵詢他的意見。但禰衡仍不改暴躁的脾氣,以致劉表也受不了他,想到江夏太守黃祖跟他個性一樣,於是就將他送給黃祖。黃祖剛開始也相當重用他,而禰衡也克盡職責。但有一次黃祖在宴請賓客時,禰衡當場和他起了衝突,而且出言不遜,黃祖一怒之下就將他殺了。曹操當初把禰衡送給別人就是想借別人的手殺他,後來果然成真。這就是「借刀殺人」。明代戲曲《三祝記》裡,用到這句成語。劇中描述宋代名臣范仲淹的政敵想除掉范仲淹這個眼中釘,屬下便獻計說:「目前正值趙元昊的叛變,朝廷欲選將帶兵平亂,您不如明天上奏推薦范仲淹,他沒有帶兵經驗,說不定會死在前線,這...
可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感到羞恥。[例]失敗並不可恥,可恥的是知過卻不改
痛改前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澈底改正以往的過錯。《大宋宣和遺事.亨集》:「陛下倘信微臣之言,痛改前非,則如宣王因庭燎之箴而勤政,漢武帝悔輪臺之失而罷兵,宗社之幸也。」《鏡花緣》第一四回:「色隨心變,只要痛改前非,一心向善,雲的顏色也就隨心變換。」也作「痛滌前非」。
之死靡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死沒有二心。形容貞節的婦女至死不改嫁。語本《詩經.鄘風.柏舟》:「髧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宋.楊萬里〈夫人李氏墓誌銘〉:「李永官金陵,不幸蚤世。夫人才三十有三,撫群幼泣且誓,之死靡它。」後泛指人的意志堅強,至死都不改變。也作「之死靡他」、「至死靡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執、倔強。如:「牛脾氣」、「牛性子」。《紅樓夢》第一七回:「眾人見寶玉牛心,都怪他獃痴不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