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物換星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變改,星辰移動。形容時序景物的變遷,世事的更替。[例]他守護家人的心,任憑物換星移,也不改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卻。《漢書.卷三五.吳王劉濞傳》:「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
怙惡不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過惡卻不肯悔改。《宋史.卷二六六.王化基傳》:「若授以遠方牧民之官,其或怙惡不悛,恃遠肆毒,小民罹殃,卒莫上訴。」《東歐女豪傑》第二回:「野蠻政府,怙惡不悛,偏要和我們為難。」也作「怙惡不改」。
事半功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文王何可當也,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天下歸殷久矣,久則難變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1>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2>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注解〕 (1) 萬乘之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指大國。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馬一車名乘。 (2) 倒懸:縛人兩足倒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應有的道理或原則。通「義」。《漢書.卷三三.魏豹傳》:「其誼必立魏王後乃可。」《文選.張衡.思玄賦》:「願竭力以守誼兮,雖貧窮而不改。」
一簞食,一瓢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簞食瓢飲」。見「簞食瓢飲」條。01.《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勝任、承受。如:「難堪」、「足堪重任」、「不堪一擊」、「情何以堪」。《論語.雍也》:「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簞食瓢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指顏回生活雖然清苦,卻依舊不改樂道的志趣。後用以比喻安貧樂道。《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子贛傳》:「顏淵簞食瓢飲,在于陋巷。」唐.韓愈〈與李翶書〉:「彼人者,有聖者為之依歸,而又有簞食瓢飲,足以不死,其不憂而樂也。」也作「簞瓢陋巷」。
顢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不明事理,糊裡糊塗。[例]如果你不改掉這顢頇的習性,終究會一事無成。
一成不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刑罰一經執行,犯人受刑的事實,就無法改變。語本《禮記.王制》。後用「一成不變」引申指事情既定之後,從不改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