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7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雷霆之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1>之怒,違垂堂之戒2>,輕3>萬乘之重4>,此臣之所惑也。臣聞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彊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遠征,必致闚,慼至而憂,悔之無及。若使大事時捷,則淵不討自服;今乃遠惜遼東眾之與馬,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惜乎?乞息六師,以威大虜,早定中夏,垂耀將來。」權用納焉。 〔注解〕 (1) 雷霆:巨大而急發的雷聲。 (2) 垂堂之戒:可能引致危機的大忌。垂堂,靠近屋簷下,比喻危險的地方。 (3) 輕:看輕、不重視。 (4) 萬乘之重:出動萬輛兵車的重大負擔。
先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尊稱已故的君主。《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三國演義》第三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
北轅適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南轅北轍」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1>欲攻邯鄲2>,季梁3>聞之,中道而反4>,衣焦不申5>,頭塵不去6>,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7>,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8>。』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9>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10>,舉欲信11>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12>,王之動愈數13>,而離王14>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注解〕 (1) 魏王:指戰國時魏國君王魏圉,生卒年不詳...
北轅適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南轅北轍」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1>欲攻邯鄲2>,季梁3>聞之,中道而反4>,衣焦不申5>,頭塵不去6>,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7>,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8>。』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9>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10>,舉欲信11>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12>,王之動愈數13>,而離王14>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注解〕 (1) 魏王:指戰國時魏國君王魏圉,生卒年不詳...
各得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事物都得到適當的安置。《漢書.卷五六.董仲舒傳》:「萬民皆安仁樂誼,各得其宜,動作應禮,從容中道。」唐.陳子昂〈為義興公求拜掃表〉:「仁養群生,孝理天下;萬物咸遂,各得其宜。」
節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夫死獨守貞節不再嫁的婦人。晉.傅玄〈秋胡行〉:「奈何秋胡,中道懷邪。美此節婦,高行巍峨。」
言笑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苟言笑」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曲禮上》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食饗不為,祭祀不為尸。聽於無聲,視於無形。不登高,不臨深。不苟1>訾2>,不苟笑。 〔注解〕 (1) 苟:隨便。 (2) 訾:音ㄗˇ,詆毀。
袁宏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68?~1610)字中郎,明湖北公安人。與兄宗道、弟中道,並有才名,時稱三袁。萬曆進士,官至吏部郎中。詩文重妙悟而輕模仿,學者稱為「公安體」。著有《袁中郎集》。
梅曾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800)中舉,母親侯芝親自改訂過彈詞《再生緣》。道光二年(1822)進士授知縣不就,援例為戶部郎中道光二十九年告歸,主揚州書院講席。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克南京傳說梅曾亮適在城中,曾受禮遇,尊為「三老五更」。後輾轉至清江,館於江南河道總督楊以增署,不久去世章太炎有《 書梅伯言事 》考證此事,指出吳敏樹為伯言誄辭,已「以名高」為嘲,以「卒於顛倒」為詬。 著作《 柏梘山房集 》31卷 觀點其生在封建制度解體之時,主張「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時」,曾寫出《 與陸立夫書 》、《上某公書》等關心鴉片戰爭的佳作,與經世派遙相呼應...
玉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玉屑。傳說中道家煉丹所用的材料。《抱朴子.內篇.金丹》:「先飛取五石玉塵,合以丹砂汞,內大銅器中煮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