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8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發雷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今不忍小忿,而發雷霆1>之怒,違垂堂之戒2>,輕3>萬乘之重4>,此臣之所惑也。臣聞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彊寇在境,荒服未庭,陛下乘桴遠征,必致闚,慼至而憂,悔之無及。若使大事時捷,則淵不討自服;今乃遠惜遼東眾之與馬,奈何獨欲捐江東萬安之本業而不惜乎?乞息六師,以威大虜,早定中夏,垂耀將來。」權用納焉。 〔注解〕 (1) 雷霆:巨大而急發的雷聲。 (2) 垂堂之戒:可能引致危機的大忌。垂堂,靠近屋簷下,比喻危險的地方。 (3) 輕:看輕、不重視。 (4) 萬乘之重:出動萬輛兵車的重大負擔。
半途而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沒做成功就停止。比喻做事情有始無終。《三國演義》第一一四回:「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廢。」《西遊記》第五七回:「沙僧只叫:『怎麼好!怎麼好!』這誠所謂半途而廢,中道而止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乃、卻、反而。表示轉折、並列或假設。《楚辭.屈原.離騷》:「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邈希世而特出,羌瑰譎而鴻紛。」
秋扇見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入秋天涼,扇子就被棄置不用。語本漢.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比喻人不再年輕貌美而遭受冷落。唐.蔣防《霍小玉傳》:「但慮一旦色衰,恩移情替,使女蘿無托,秋扇見捐。」
崩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死亡。《文選.諸葛亮.出師表》:「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纏、絆。《文選.陸機.赴洛中道作詩》:「借問子何之?世網嬰我身。」《新唐書.卷一六七.王播傳》:「(王龜)州人號郎君谷,未始以人事自嬰。」
有聲有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杜云『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李云『青天中道流孤月』,又云『五峰轉月色,百里行松聲』;寫月有聲有色如此,後人復何從著筆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前一天。《廣韻.入聲.鐸韻》:「昨,昨日,隔一宵。」《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面盡荒山。此時聽夜雨,孤燈照窗間。  藥園日蕪沒,書帷長自閑。惟當上客至,論詩一解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寄釋子良史酒  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應瀉山瓢裏,還寄此瓢來。重寄  複寄滿瓢去,定見空瓢來。若不打瓢破,終當費酒材。 答釋子良史送酒瓢  此瓢今已到,山瓢知已空。且飲寒塘水,遙將回也同。 簡陟、巡、建二甥(盧氏生)  忽羨後生連榻話,獨依寒燭一齋空。  時流歡笑事從別,把酒吟詩待爾同。 覽褒子臥病一絕,聊以題...
出師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吳諸葛恪為了執行自己北伐政策而一手炮製的偽作。至今尚無定論。 前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听,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体;陟罰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