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作法自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法自斃」原作「為法之敝」。據《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載,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商鞅治理國政,並接受變法主張,實施一連串改革,使得秦國逐漸走向富強,進而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由於商鞅執法非常嚴苛,得罪許多王親貴戚。孝公死後,惠公即位。惠公原本就對變法持反對意見,再加上公子虔等人對商鞅懷恨在心,密告他有謀反意圖,於是派遣官吏全力捉拿他到案。商鞅潛逃到函谷關時,想要到旅舍投宿,旅舍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說:「這是商鞅制定的法令,讓身分不明的人留宿旅舍,被查到了會遭到牽連而受罰。」拒絕讓他留宿。商鞅嘆氣說:「唉!自己訂立的法規,竟然把自己害到這種地步!」後來「作法自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
吉人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弟。獻公嬖驪姬,殺申生,重耳奔狄;獻公既卒,數傳至懷公圉,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發兵納為晉侯。公任用狐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霸之一,諡文。 (5) 石癸:春秋時鄭公大夫,生卒年不詳。 (6) 姬、姞耦:姬姓與姞姓婚配。姞,音ㄐ|ˊ。 (7) 蕃:通「繁」,眾多。 (8) 后稷:周朝的先祖。相傳姜原因踐天帝跡而懷后稷,因初欲棄之,故取名曰棄。及長,帝堯舉為農師;有功,遂封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 (9) 元妃:國君或諸侯的嫡夫人。 (10) 亢寵:保有寵信,歷久不衰。 (11) 大宮:鄭國的祖廟。 2、「天相」:《左傳.昭公四年》春,王正...
不寒而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寒而慄」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義縱》義縱自河內遷為南陽太守,聞寧成家居南陽,及縱至關,寧成側行送迎,然縱氣盛,弗為禮。至郡,遂案寧氏,盡破碎其家。成坐有罪,及孔、暴之屬皆(奔)亡,南陽吏民重足一跡。而平氏朱彊、杜衍、杜周為縱牙爪之吏,任用,遷為廷史。軍數出定襄1>,定襄吏民亂敗,於是徙縱2>為定襄太守。縱至,掩3>定襄獄中重罪輕繫4>二百餘人,及賓客昆弟私入相視亦二百餘人。縱一捕鞠5>,曰「為死罪解脫」6>。是日皆報殺7>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8>佐吏為治。 〔注解〕 (1) 軍數出定襄:指定襄歷經幾次兵禍。數,音ㄕㄨㄛˋ,屢次。 (2) ...
寡不敵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厲王施行暴政,禁止人民議論毀謗朝廷,並且任用虢(ㄍㄨㄛˊ)長父和榮夷公,但這兩人只知獨占利益作威作福,臣子芮(ㄖㄨㄟˋ)伯良夫認為這樣一來將會為國家招來大災難,於是上書勸誡周厲王。強調身為一國之君有責任為人民除禍害,作人民的榜樣,否則將招致人民的仇視和怨恨,而且君王只有一個,是抵擋不了人數眾多的百姓,這時君王的處境就危險了。後來「寡不敵眾」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人少的抵擋不過人多勢眾的。
孔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尊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註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孔鯉、顏回、子路皆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5年後,孔子逝世,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 相貌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孔子「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即有孔子之名「丘」來源於此的說法。 思想  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
不寒而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寒而慄」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義縱》義縱自河內遷為南陽太守,聞寧成家居南陽,及縱至關,寧成側行送迎,然縱氣盛,弗為禮。至郡,遂案寧氏,盡破碎其家。成坐有罪,及孔、暴之屬皆(奔)亡,南陽吏民重足一跡。而平氏朱彊、杜衍、杜周為縱牙爪之吏,任用,遷為廷史。軍數出定襄1>,定襄吏民亂敗,於是徙縱2>為定襄太守。縱至,掩3>定襄獄中重罪輕繫4>二百餘人,及賓客昆弟私入相視亦二百餘人。縱一捕鞠5>,曰「為死罪解脫」6>。是日皆報殺7>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8>佐吏為治。 〔注解〕 (1) 軍數出定襄:指定襄歷經幾次兵禍。數,音ㄕㄨㄛˋ,屢次。 (2) ...
求全責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惑而行所當行。根據《管子.形勢解》的記載,管子闡釋了明君和昏君的差別︰英明的君主在授人官職時,必定會任用他的長處,而避免任用他的短處,這樣一來,做事自然能夠順利成功;而昏庸的君主不知道人們各有其長處與短處,因此隨意任用,卻又苛求他們一定要把事情做到完美無缺(即「責必備」)。 「求全之毀」和「責必備」便合在一起形成「求全責備」這個成語,用來指對人或事要求完美無缺。
大庭廣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庭廣眾」典源作「廣庭大眾」。「大庭廣眾」是指公開而人多的場合。《公孫龍子.跡府》中,記載了尹文和齊湣王的一段對話。齊湣王經常感嘆他想任用士人,可惜國內卻沒有這樣的人,有一次尹文就問齊湣王說︰「如果有一個人,具備了士人的各種德行,在大庭廣眾的場合,受到別人的侮辱,卻始終不敢爭鬥,大王會任用他嗎?」湣王回答︰「這種懦夫算什麼士人?我當然不會用他!」尹文又說︰「這個人雖然受到侮辱卻不跟別人爭鬥,可是他仍具備身為士人的四種德行,那他仍然是個士人啊!大王你一下子說要用士人為臣,一下子又說不用士人為臣,難道大王一開始所想要找的人才並不是士人嗎?」尹文子的一番分析讓湣王無話可說。後來「大庭廣眾」這句成語...
丞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輔佐天子處理國事的最高行政官員。多由一人擔任,有時亦由二人或多人共同掌政。秦漢以後設置,明洪武十三年後廢置。[例]唐太宗任用房玄齡、杜如晦來擔任丞相,因此締造了清明的政治。
撤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任用、任命、委用、委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