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喜容可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大開四門,每一門上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引二小童攜琴一張,於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卻說司馬懿1>前軍哨2>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3>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4>。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 〔注解〕 (1) 司馬懿:西元179∼251,字仲達,三國魏溫縣人。有雄才,多權變,文...
枝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事情的旁出部分。[例]這件事情要趕快解決,免得到時又旁生枝葉,那就麻煩了。
呂赫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 呂赫若(1914─1951),本名呂石堆,臺中縣潭子人。小說家。 1929年入台中師範學校就讀,當時正值社會主義思潮澎湃,農工階級運動昌盛之際,呂赫若受到時潮衝擊,對於其日後的文學理念與社會實踐,都有相當大的影響。1934年,呂赫若自台中師範學校畢業,擔任峨嵋國小老師,並開始以呂赫若為筆名,創作文學作品。1935年,呂赫若的第一篇小說(牛車)於日本(文學評論)發表,當時他年方二十二,初試啼聲即備受文壇矚目。1936年,(牛車)楊逵的(送報伕)、楊華的(薄命),一起入選中國作家胡...
遮人耳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妓,睡在娼館裡。這種行事舉動,想要遮蔽他人的耳目,實在不可能。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史官也記在史書上,到時可是貽笑萬代,不可以不謹慎啊!後來「掩人耳目」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用假象欺騙、蒙蔽他人。如《鏡花緣》第七三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竊取陳編,攘為己有,惟恐別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雜七雜八,強為貫串,以為掩人耳目。」
龍瑛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觀察龍瑛宗作品風格的指標作品,同時也有論者認為龍瑛宗這篇作品,透露了殖民統治時代的台灣文學,因為受到時局變化的影響,產生重大本質轉變的一個分界點。  葉石濤說,到了龍瑛宗,台灣小說裡才出現現代人心理的挫折,哲學的冥想以及濃厚的人道主義。它意謂著,龍瑛宗改變了先前以社會運動為宗旨,具有抵抗意識,展現強烈現實批判精神的文學傳統。  彭瑞金也說,以〈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為例,可以被解讀為:『描繪黑暗的殖民地社會裡,受到扭曲、壓抑的殖民地台灣青年、內心的苦悶、彷徨與幽怨,呈現另一種形式的寫實,也是另一種樣式的批判和抵抗。』、『在...
鄉土語言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土語言課程目的教育部為確保學生選習本土語言權益,協助國民中小學依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要點開設本土語言選修課程。實施辦法各校應於每年五月三十一日前,辦理舊生(國民小學一年級至五年級、國民中學七年級至八年級)次學年度選習本土語言類別之調查,於新生報到時,辦理新生之調查,以作為開設本土語言選修課程之依據。各校辦理前項調查時,應設計表格提供學生填寫,並經家長簽章同意後繳回。修習原則學生選習本土語言課程,國民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者應就閩南語、客家語或原住民語等三種本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國民中學者依學生意願自由選習,並以鼓勵持續學...
一層窗戶紙捅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事情很快的就點明了。如:「只要『一層窗戶紙捅破』,到時,大夥都將原諒他的作法了。」
做東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切,這對您是沒有害處的。晉國哪有滿足的時候?等占領了鄭國作為東邊的疆界,勢必又要擴張它西邊的領土,到時晉國不損害秦國,還能從哪裡取得土地呢?」秦穆公聽了很高興,就和鄭國結盟,派了杞子、逢孫、楊孫在鄭國戍守,自己則撤軍回國了。後來「東道主」被用來泛指接待或宴請賓客的主人。
川流不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到河邊,看到晝夜奔流不息的河水,不禁感嘆時間消逝不就像流水一樣嗎?這是從「川流不息」的自然現象領略到時間的流逝,後來也作「川流不舍」。另外一種說法,則是認為這是出自於《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處士山積,學者川流。」的「川流」。這裡的「川流」就是如河水之流動,有穿梭往來的意思。所以這兩句話是在形容當時才德之士多,堆積如山,連綿如流水,往來不停。南朝宋.鮑照〈結客少年場行〉:「日中市朝滿,車馬若川流。」的「川流」用法也是一樣。因為後代「川流不息」的用法,多為此意,所以視為典源自也可通。但是深究起來,此處文獻上的「川流」都只是借用流水現象,未見強調「不息」的意思。所以「川流不息」的意思,或者...
力不逮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力到生命中最後一刻,但現在身體如此衰弱,如果哪天敵人突然發生叛變,他就算有心,力量也不足以平定動亂。到時不但對國家會有極大的傷害,群臣之前的努力也會付諸流水。班昭懇求皇帝讓哥哥回國,不要讓他就這樣老死異鄉。信的內容處處流露出深厚的兄妹之情,皇帝看了大受感動,下詔讓班超回國,而班超在回到洛陽一個月後就病逝了。這裡的原文就用了「超之氣力,不能從心」。另外在《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也提到東漢初年,漢光武帝復興漢室,西域各小國都來歸附,希望能得到保護,避免被他國併吞。但等了許久都沒看到漢室派兵過來,非常著急,鄯善國的國王就寫信給漢光武帝,說明漢帝國再不派兵前來,就只好去依附你們的敵人-匈奴了。漢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