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膽量、勇氣。《紅樓夢》第一九回:「你們的膽子比斗還大。都是茗煙調唆的,回去我定告訴嬤嬤們打你。」《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想到此,也就膽子大了幾分,便把他兵丁醉後闖事的話提起。」
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日在國旗增加一顆星。國旗上的紅色及白色橫條各7及6條,共13條,紀念最初的13個洲。紅色象徵強大和勇氣,藍色象徵警惕、堅韌不拔,白色象徵正義與純潔。 國旗變遷1776-1777美國在獨立前是英國殖民地,稱「北美十三州」,自一七七六年一月二日開始,使用一面英國國旗加上十三條紅白條紋的旗幟,稱為「大聯邦旗」(The Grand Union Flag),七月四日獨立建國後仍繼續使用。1777-1795一七七七年六月十四日的大陸會議(Continental Congress)上發表了第一面「星條旗」,將原本國旗左上角的英國國旗...
壯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增加勇氣。唐.杜甫〈飲中八僊歌〉:「汝陽三斗始朝天」句下師古.注引《唐史拾遺》:「臣以三斗壯膽,不覺至此。」
敢怒不敢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有怒氣卻沒有勇氣說出來。如:「長期受到廢氣汙染的居民,不再敢怒不敢言,終於聯合向那家工廠提出限期改善的要求。」《醒世姻緣傳》第七回:「珍哥、晁住雖是心裡不願意,也只得敢怒不敢言的。」
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一時衝動所生的勇氣。《列子.天瑞》:「其在少壯,則血氣飄溢,欲慮充起。」《三國演義》第八六回:「韶倚血氣之壯,誤犯軍法,萬希寬恕。」
難以名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以描述、無法形容。如:「他的勵志小說,帶給讀者一種難以名狀的歡樂和勇氣。」
見義不為,是為無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看到正義的事而不去做,是缺乏勇氣。《儒林外史》第三回:「又道:『見義不為,是為無勇。』俺們有甚麼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
倍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加一倍以上。[例]經過老師的鼓勵後,小明的勇氣頓時倍增。
奮勇當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起勇氣,站到前面。形容勇敢向前。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更有俺五百義兒家將,都要的奮勇當先,相持對壘。」《隋唐演義》第二二回:「這兩個兄弟,雖是通家,不曾見他武藝,纔聞綠林二字,他就奮勇當先。」
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入水。[例]她實在鼓不起勇氣下水游泳。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