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09 ms
共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文修武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豐:即酆城,周文王都城。
(5) 偃武:偃息武備。
(6) 華山之陽:即華山之南。陽,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7) 桃林之野:華山東郊。桃林,華山之東,位於華陰縣潼關。
|
旅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專門掌理割烹之事。《儀禮.公食大夫禮》:「旅人南面,加匕於鼎退。」
|
恐後爭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俱弱,亡所忌憚,生其姦心;因母后之權,假伊周之稱,顓作威福廟堂之上,不降階序而運天下。詐謀既成,遂據南面之尊,分遣五威之吏,馳傳天下,班行符命。漢諸侯王厥角稽首1>,奉上璽韍2>,惟恐在後,或乃稱美頌德,以求容媚,豈不哀哉!是以究其終始彊弱之變,明監戒焉。 〔注解〕
(1) 厥角稽首:叩頭時,以額頭觸地,即一種俯首至地的最敬禮。稽,音ㄑ|ˇ。
(2) 璽韍:整組印璽。韍,音ㄈㄨˊ。
|
搗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杵捶擊衣物使乾淨。北周.庾信〈夜聽搗衣〉詩:「秋夜搗衣聲,飛度長門城。」《老殘遊記》第三回:「走著看著,見河岸南面有幾個大長方池子,許多婦女坐在池邊石上搗衣。」也作「擣衣」。
|
須彌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須彌,胡語音譯,意譯妙高。古印度宇宙觀中,此山位居世界中央。山由東面白銀,北面黃金,南面吠琉璃,西面頗胝迦四寶構成。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山頂為帝釋天居所。周圍有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外有鐵圍山所圍繞的鹹海,鹹海之外為四大部洲,是佛教繪畫中常見的題材。也譯作「修迷樓」、「須彌樓」、「蘇迷盧」。
|
南進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蘇俄向南面擴張領土的政策。蘇俄自彼得大帝開始,即確定南進政策,以黑海為基地,用武力併吞南面國家,擴張國家的領土。
|
魚得忘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得魚忘筌」。見「得魚忘筌」條。01.唐.劉知幾〈讀漢書作〉詩:「一朝逢運會,南面皆王公。魚得自忘筌,鳥盡必藏弓。」
|
驚人一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鳴驚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韓非子.喻老》載,春秋時楚莊王雖然已經即位三年,但是卻看不到他積極處理國事,因此大臣們都非常擔憂。有一天右司馬打了個比方對莊王說:「有一隻大鳥,棲息在南面的山丘上,三年之中,不但沒有拍動翅膀,甚至不飛也不叫,靜得連一點聲音都沒有,這是什麼鳥啊?」楚莊王說:「那可不是隻平凡的鳥,他雖然不飛,要飛一定沖上高空;目前雖然沒叫,要叫一定震驚天下,你寬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過了半年,楚莊王親自處理政事,對於不合理的事項加以廢除,另外又制定出法令規章,同時誅殺了五個大臣,提拔六個處士,把楚國治理得非常強盛,而楚莊王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
|
睫不得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呂用事,大臣專制,然陛下從代乘六乘傳馳不測之淵,雖賁育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讓天子位者再,南面讓天子位者三。夫許由一讓,而陛下五以天下讓,過許由四矣。且陛下遷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過,有司衛不謹,故病死。」於是上乃解,曰:「將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於是文帝立其三子皆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注解〕
(1) 曾參:西元前505∼前436,春秋時魯國武城(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字子輿。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曾子。
(2) 布衣:平民。〔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漢.荀悅《前漢紀...
|
天與人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帝王認為其權柄的正當性源於天命之所屬與人心的歸向。《明史.卷一六八.陳循列傳》:「當天與人歸之時,群臣備法駕大樂,恭詣南內,奏請臨朝。」《東周列國志》第一○三回:「今楚王病久不愈,一旦宮車晏駕,少主嗣位,而君輔之,如伊尹周公,俟王之年長,而反其政;若天與人歸,遂南面而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