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紋人各不同,因此供狀、契據等文件上多須捺指紋以示承認或負責。《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今朝隨你寫休書,搬去妝奩莫要怨,手縫中七個字:『永不相逢不見面』。」《老殘遊記》第一九回:「你想,鄉下挑水的幾時見過兩隻大元寶呢?自然歡歡喜喜的打了手。」也稱為「手模」。
法屬度支那(French Indo-Chin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鉛字排版刷書報刊物。
刷媒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刷媒體泛指以刷物為呈現方式約各種平面媒體種類,是教學上非常重要的一種媒體形式,包括教科書、講義等眾多形式的刷品。
  一般而言,就媒體的使用目的或內容之性質而言,刷媒體可分為輔助性學習媒體,如:學習指引單、作業指引、圖解說明;訓練媒體,如:教科書、講義、學習指南、教師手冊等;以及消息性資料,如小冊子、簡訊、年度報告等。此外,有些非放映性視覺媒體,如圖片、圖畫、掛圖、海報、圖表等,也是以刷方式製作的,就廣義而言,也可歸類為刷媒體之列。
  刷媒體在教學使用上多是以個別使用為原則,前述的非放映性視覺媒體,如圖片、圖畫、海報等,則可利用各種展示板,如絨布板、鉤環...
套版刷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套版刷術又稱為套或套色刷術。普通雕版出的圖文皆是一種顏色,比較單調。為能在一張紙上出數種不同的色彩,於是發明了套版刷方法。套有一版及多版法。前者是指在同一雕版上的不同部位,塗上不同顏色的油墨或水墨,一次或是分次上色成;多版法則是在幾塊大小一樣的版面之不同部位塗上不同顏色,然後疊在同一張紙上。例如要在一張紙上同時呈現紅、黑兩色的文字,就刻成兩塊大小相同的版,在需要用色的部分,一版只塗紅色,另一版則只塗黑色,再將這兩塊版先後在同一張紙上,就成為彩色的本,此即「朱墨本」,除此之外,尚有雙色以上的「三色本」、「四色本」、及「五色本」等。這種彩多用在刊正文及各家批註...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2006)。以古通今-書的歷史= The History of Books。臺北市:國家圖書館。吳哲夫(1984)。書的歷史。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錢存訓著,劉拓、汪劉次昕譯(1995)。造紙及刷。臺北市:臺灣商務。昌彼得著(1993)。中國圖書史略。臺北市:文史哲。陳力(1996)。中國圖書史。臺北市:文津。錢存訓著(2004)。中國紙和刷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嚴文郁著(1992)。中國書籍簡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佛教謂師父承認弟子對佛法的修學或體悟是正確的。《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弟子品第三》:「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可。」宋.黃庭堅〈法安大師塔銘〉:「雖蒙天衣可,猶栖法席數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用分色刷書籍圖案的方法。即在同一版面上用顏色不同的版分次刷。清.葉德輝《書林清話》卷八顏色套書始於明季盛於清道咸以後:「五色套,明人無之,道光甲午涿州盧坤刻杜工部集二十五卷。」
2.由大小幾方套合成一組的章。參見「子母」條。
度蜓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phenomorphus indicus (Gray, 1853)
吻肛長最大約有12公分左右,尾長約可達吻肛長的1.5~1.9倍;無鼻上鱗及鼻後鱗,下眼瞼無瞼窗覆滿小鱗片,頸鱗最多1對,全身鱗片光滑,體中段鱗列數為32~36,後肢大腿的後側沒有大形鱗片區,第4趾下有皮瓣19~21片,大型肛前鱗2片;體背面褐色,上雜有許多黑點,側面有1條由吻端到尾基部的黑色寬縱紋,寬縱紋下的體側以褐黃色調為底散有許多黑色斑點,腹面為帶黃的白色,幼體的尾巴末端為紅色。
東起台灣,西至中國大陸的西藏東部,北達中國大陸河南、陝西、甘肅,南到度北部、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
出沒於海拔 1,500公尺以下山區,喜歡較潮濕的樹林邊緣或底層草石交雜的區域;日行性,以昆蟲等小型節肢動物為食,尾部易自割,卵生,產卵期約在3~11月,每年可產2、3次,每窩可產5~7個卵。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石龍子科(Family Scincidae),Skink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東南亞,太平洋與度洋之間,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參見「度尼西亞共和國」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黃金鑄成的章,只有公卿貴人才能佩帶。《漢書.卷一九.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金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宋.陸游〈長歌行〉:「金煌煌未入手,白髮種種來無情。」
2.犯人臉上的刺字。《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張勝看張員外面上刺著四字金,蓬頭垢面,衣服不整齊。」《水滸傳》第二七回:「取一面七斤半鐵葉團頭護身枷釘了,臉上免不得刺了兩行金,迭配孟州牢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