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4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通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划拳的名目。酒宴之中,酒客與席上賓主逐一划拳,勝則過關,負則罰飲再划,如此全數通過,稱為「打通關」。如:「他為人海派熱情,每次宴會上總是找人划拳打通關。」《官場現形記》第二四回:「叫來的相公搳拳打通關;五魁、八碼,早已鬧的煙霧塵天。」
腹心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重或致命的禍患。《晉書.卷一二三.慕容垂載記》:「丁零擾亂,乃我腹心之患。」《清史稿.卷二○.文宗本紀》:「惟武宣東鄉會匪有眾萬餘,蓄髮易服,有偽王、偽官名目,實廣西腹心之患。」也作「腹心之疾」。
科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假借名目攢錢。《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老鴇要生心科派,設一大席酒,搬戲演樂,專請三官、玉姐二人赴席。」《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富翁見這伙人科派,自家曉得些,也在裡頭指點。」
橫賦暴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立名目,以強迫方式向人民徵取重稅。宋.朱熹〈己酉擬上封事〉:「國家財用皆出於民,如有不節而用度有闕,則橫賦暴斂必將有及於民。」也作「橫科暴斂」、「橫征暴斂」。
標新取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立新奇的名目或主張,以表示與眾不同。《隋唐演義》第二八回:「秦妃子既能標新取異,剪綵為花,與湖山增勝,眾美人還只管歌這些舊曲,甚不相宜。」也作「標新立異」、「標新領異」。
鍾嗣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迄於順帝至正五年(一三四五),可知此書成於順帝時。書中載金到元中期以前的雜劇及散曲作家的小傳和作品名目,並在介紹和評價中提出對戲劇創作的要求和批評標準。 文學觀點 著作著有元曲解題目錄《錄鬼簿》。其雜劇著作《鄭莊公》、《蟠桃會》、《詐遊雲夢》等失傳。《錄鬼簿》,元鍾嗣成著。有上、下二卷。《錄鬼簿》大約成書於元至順元年(約公元1330年)[1]。 記載元曲作家生平事迹及其作品目錄。錄作家152人,作品名目458種。後人對《錄鬼簿》增補成《錄鬼簿續編...
名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目與實際。《荀子.正名篇》:「今聖王沒,名守慢,奇辭起,名實亂,是非之形不明。」《文選.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臣位任隆重,義兼家邦,實欲使名實不違,徼倖路絕。」
副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雜劇、金院本中作調笑滑稽表演的角色。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妓樂》:「末泥色主張,引戲色分付,副淨色發喬,副末色打諢。」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五.院本名目》:「院本則五人,一曰副淨,古謂之參軍。一曰副末,古謂之蒼鶻。」也作「副靖」。
把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虛張聲勢,不務正業的人。《直語補證.瞎打把勢》:「俗以無所憑藉而妄自炫赫者,謂以瞎打把勢。按:把勢本遼以東打鷹者名目,兼衙門行杖,率以流人子弟及奴僕為之。見《林佶遼金備考》。」也作「把式」。
金院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金代的戲劇。性質類似宋代的雜劇,為北宋雜劇的發展。通常分為豔段與正雜劇,並有末泥、引戲、副末、副淨、裝孤等五種角色,稱為「五花爨弄」。金院本演出名目甚多,約有七百餘種。其演出形式接近於成熟的戲曲,多模擬各種社會職業的人物,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後來的元雜劇即脫胎於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