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筆誅口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口誅筆伐」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張岱《瑯嬛文集.卷三.書牘.與李硯翁書》引宋.呂祖謙語夫東林自顧涇陽講學以來,以此名目,禍我國家者八九十年,以其黨升沉,用占世數興敗,其黨盛則為終南之捷徑,其黨敗則為元祐之黨碑。……東林之中,其庸庸碌碌者,不必置論。如貪婪強橫之王圖,奸險兇暴之李三才,闖賊首輔之項煜,上箋勸進之周鐘,以致竄入東林,乃欲俱奉之以君子,則吾臂可斷,決不敢徇情也。……呂東萊1>曰:「見辱於市人,越宿2>而已忘;見辱於君子,萬世而不泯。君子所以口誅筆伐於蓽門圭竇3>之間,而老奸巨滑4>心喪膽落,得恃此權也。」今乃當東林敗國亡家之後,流毒昭然,猶欲使作史者,曲筆拗筆,仍欲擁戴...
日本歷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は政府により厳しく統制されたものの鎮護国家思想が強まり、聖武天皇の発願で東大寺・国分寺が国家護持の名目で建立された。工芸品では正倉院宝物が有名。称徳天皇が作らせた百万塔におさめられた百万塔陀羅尼は、現存する世界最古の印刷物と言われている。 平安時代 鎌倉時代 南北朝時代 室町時代 戦国時代 安土桃山時代 江戸時代 明治時代 大正時代 昭和時代 平成時代 歴史認識・歴史叙述 脚注 参考文献 関連項目 外部リンク日本の歴史wiki 註解
五花爨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元時流行於北方的戲劇。一般由末泥、引戲、副淨、副末、裝孤五人組成演出,故稱為「五花爨弄」。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五.院本名目》:「院本則五人:一曰副淨,……一曰副末,……一曰引戲,一曰末泥,一曰孤裝。又謂之五花爨弄。」《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凡一應吹簫、打鼓、踢毬、放彈、勾欄、傀儡、五花爨弄諸般戲具,盡皆施呈。」
對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象、配偶。《喻世明言.卷四.閒雲菴阮三償冤債》:「若不尋個名目相稱的對頭,枉居朝中大臣之位。」《醒世恆言.卷九.陳多壽生死夫妻》:「我兒,爹娘為將你許錯了對頭,一向愁煩。」
要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果不這樣。《紅樓夢》第四四回:「乖乖的替你媳婦賠個不是,拉了他家去,我就喜歡了。要不然,你只管出去,我也不敢受你的跪。」《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有個學堂名目,還好擋一擋。要不然,一道旨意下來,叫把寺院廢掉。」
枝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枝和樹葉。《莊子.山木》:「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另結一枝開頭牡丹,花朵豐滿,枝葉繁茂,人工做不來的。」
2.宗族的後代、子孫。《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號位已絕於天下,尚猶枝葉相持,莫得居其虛位。」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三折:「他須是你裴家枝葉。」
3.次要或從屬的人、事、物。《史記.卷四八.陳涉世家》:「夫先王以仁義為本,而以固塞文法為枝葉,豈不然哉!」《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列傳》:「舊典,中臣子弟不得居位秉執,而今枝葉賓客布列職署。」
4.事情的旁出部分。《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我再打一個稟帖,銷了案,打發這奴才走清秋大路,免得又生出枝葉來。」《紅樓夢》第二九回:「看來兩個人原本是一個心,但都多生了枝葉,反弄成兩個心了。」
5.比喻瑣碎的事。《儒林外史》第四回:「前任潘父母做的時節,實有萬金。他還有些枝葉,還用著我們幾個要緊的人。」
實質所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目所得受通貨膨脹影響後,實際可購買財貨的能力。此以購買力來表現的所得,稱為「實質所得」。
名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名目。《宋史.卷一七九.食貨志下一》:「自天寶以後,天下多事,戶口凋耗,租稅日削,法既變而用不給,故興利者進,而征斂名額繁矣。」
不知死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知利害,冒昧行事。《水滸傳》第六七回:「無才關勝,背反狂夫,上負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禮說?」《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我只你這個兒子,如今不知死活,鬧了事,又到東洋去,忍心掉下我嗎?」
本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舊時納稅的名目。指原定徵收的實物田賦。《明史.卷七八.食貨志二》:「十七年,雲南以金、銀、貝、布、漆、丹砂、水銀代秋租。於是謂米麥為本色,而諸折納稅糧者,謂之折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