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1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病相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同病相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吳越春秋》這本書,記載了春秋時吳、越兩國的歷史。伍子胥原為楚國大臣,楚王聽信讒言殺害其父兄,伍子胥因而逃到吳國,受到吳王闔閭的重用。後來楚國的白喜也因其祖父被讒言所陷,遭平王殺害,而投奔到吳國。伍子胥向吳王引見他,使他也同樣受到闔閭的重用,並常與之商討國事。吳國的另一大臣被離相當不解,便問伍子胥說:「您為何初見白喜就如此信任他?」伍子胥回答:「這是因為我的遭遇和白喜一樣。你應該聽過〈河上歌〉吧?裡面有一段歌詞說:『同病相憐,同憂相救。』就好像受驚的群鳥,聚集而飛;受阻的流水,回旋聚合。我這樣是同病相憐。有誰不會因思念故鄉,而更同情和自己有類似遭遇的...
甘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甘之如飴」。見「甘之如飴」條。01.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嘗膽不苦甘如貽,令我采葛以作絲。」(源)02.宋.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相顧失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眾人互相對視,臉上露出驚慌之態。《舊五代史.卷一二八.周書.段希堯傳》:「尋命于吳越,及乘舟泛海,風濤暴起,楫師僕從皆相顧失色。」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三.袁滋》:「五人相顧失色,悔飲其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窟。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公子光伏甲士於窋室中,具酒而請王僚。」
內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內部的政務。《管子.大臣》:「臣聞內政不修,外舉事不濟。」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伐吳外傳》:「自今以往,內政無出,外政無入,吾固戒子大夫敬受命矣!」
一顧傾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傾國傾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越絕書》是重要史書之一,內容主要記載春秋戰國時吳越的歷史。吳國闔閭執政時,以伍子胥為相,伐楚以爭天下。當此之際,吳之鄰國越屢屢派兵襲吳,於是吳、越交戰,闔閭戰敗並傷重而死。吳王夫差即位後,為報父仇,帶兵攻入越都會(ㄍㄨㄟˋ)稽,越王句越被迫求和。伍子胥勸夫差不可接受句踐的求和,以免留下後患,但夫差志得意滿下仍是答應了越的求和。伍子胥屢次進諫,夫差卻聽信太宰嚭(ㄆㄧˇ)的讒言,賜其自殺。《越絕書》記此事,慨嘆夫差不信伍子胥而聽信太宰嚭的讒言,這就好像昔日晉獻公受驪姬迷惑,使得眾叛親離,種下晉國衰敗的禍根;亦猶如過去周幽王縱容褒姒,以致失信於群臣,使犬...
逆施倒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 (3) 日莫:「莫」為「暮」的本字。日暮,指日落、黃昏時候。〔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內傳》
如風過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比喻事不關己,不放在心上。《南齊書.卷四○.武十七王傳.廬陵王子卿傳》:「汝比在都,讀學不就,年轉成長,吾日冀汝美,勿得敕如風過耳,使吾失氣。」《孽海花》第二三回:「鳳孫聽了這些話,倒也如風過耳,毫不在意。」
民富國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姓富裕,國家強盛。「強」文獻異文作「彊」。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內實府庫,墾其田疇,民富國彊,眾安道泰。」
魚腸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春秋時代的寶劍名稱,吳公子光曾使專諸持此劍刺殺王僚。漢.趙曄《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酒酣,公子光佯為足疾,入窋室裹足,使專諸置魚腸劍炙魚中進之。既至王僚前,專諸乃擘炙魚,因推匕首,立戟交軹,倚專諸胸,胸斷臆開,匕首如故,以刺王僚,貫甲達背。王僚既死,左右共殺專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