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0.75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基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集、假設驗證到理論建立,都符合科學的邏輯。概念(concepts)、範疇(categories)和命題(propositions)乃是基礎理論的三大基本要素。概念是分析資料的基本單位;範疇則是比概念層次更高,也比概念抽象,它是發展理論的基礎;命題則是範疇和其概念,或者概念與概念之間關係的類化,它可說是源於假設,只不過是命題偏重於概念之間關係,而假設則是偏重於測量彼此之間的關...
生之謂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離婁下》)又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孟子‧滕文公上》)人性論的命題主要有:(1)性善論--孟子,后來宋明理學以及王夫之、顏元、戴震都主張性善論。(2)性無善無不善論--告子,后來王安石亦主性無善惡。(3)性惡論--荀子。(晉代仲長敖著《覈性賦》,亦主性惡。)(4)性有善有惡論--世碩。后來董仲舒、揚雄亦主此說)(5)性三品論--王充、韓愈。(6)性二元論一張載講天地之性與气質之性;程顥、程頤講天命之性與气稟之性,朱熹講本然之性與气質之性,朱門弟子講義理之性與气質之性。此說受到王夫之、...
社會溝通理論與旨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溝通理論概述 (一)溝通能力:重視文法規則以及語用規則。(二)言詞行動的結構:語言溝通的基本單位式將語句應用於特定情境即所謂言詞行動。包含意思要素與命題要素。言詞行動成功的結構為:1. 互為主體性:溝通雙方必須透過意思要素,建立相互了解、同意的人際關係。2. 命題內容層次:基於意思要素所建立的關係來傳達某些訊息。(三)言詞行動的有效性聲稱:1. 可理解聲稱─言詞的意義是可被理解的2. 真理聲稱─
布迪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術著作(一)《再製:教育、社會與文化再製》對教育體制的保守功能,毫不留情地批評。全書分兩個部份:1. 四大命題:處理象徵暴力的理論基礎,逐步開展「教學的行動」、「教學的權威」、「教學的任務」及「教育的系統」四個命題。2. 教育如何維持秩序:「文化資本與教育的溝通」、「文化修養的傳統與社會的保守主義」、「排除與選擇」、「透過獨立而依賴」。(二)《繼承者:大學生與文化》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大學生選擇科系及學習的態度,深受家庭背景影響。本書最根本問題依...
鯨向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溢對詩不滅的熱情。沒有很炫的技巧、艱澀的語彙,鯨向海的詩非常有親和力,當詩中觸及一些甚為嚴肅、龐大的命題(例如哲學、宗教)時,他總是以極為樂觀、活潑(甚至有點俏皮)的口吻去處理的,不雕不刻,用鮮新而簡單的素材發揮一首詩最大的特色。而鯨向海的詩極溫柔而有惻隱之心,在面對一些社會、人群命題的詩作上,雖然使用了精準的感傷來表達感傷,卻也使用了精準的希望在他的詩中留下希望的線索。責任編輯:陳思潔
自願就學方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八十一年「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之簡稱。主要為改進國中教育,將國中升高中及五專之入學方式不再經聯考,而直接採計國中在學成績。本案於民國八十年開始進行實驗。先後有臺北市、高雄市、金門、澎湖、臺東、和宜蘭加入。八十一年正式定名為「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把五專也納入。成績以在學的五育成績為依據,試行「五分制」的相對分數,藉以貫徹國中的常態編班,減少越區就讀的明星學校問題。從八十五學年度起由於多元入學方式,如推薦入學、申請入學、完全中學直升及各種管道逐漸取代自學方案。到了九十學年度採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來登記入學之後,參與實驗的人更少。在九十一學年度臺北市停辦後畫下休止符。
指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系、高中教師、考生及各界了解指考,以下說明指考測驗目標、測驗時間、測驗範圍、題型以及「一綱多本」的命題方式。目錄1 壹、測驗目標2 貳、測驗時間3 參、測驗範圍4 考試科目測驗範圍5 肆、題型6 伍、「一綱多本」的命題方式 壹、測驗目標指考的測驗目標分為四方面:一、測驗考生對重要學科知識的了解二、測驗考生資料閱讀、判斷、推理、分析的能力三、測驗考生表達的能力四、測驗考生應用學科知識的能力 貳、測驗時間各考科的測驗時間均為80分鐘。未來配合實際需要...
系統建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不是教學設計理論,取決於兩件事: 它是關注教學而不是關注學習;它們是一項理論而不是一種模式或一組命題。教學設計理論必定是關注教學的方法-操縱教學環境的特定方式-而不是學習過程。學習過程的知識對開發教學設計理論來說是有益的,但它不能代替教學理論。為了構成一種教學設計理論,它必須包括三件事: 一種或幾種教學模式;(2)組適用於每一種模式的條件; 在每一種條件下針對每一種模式的各種結果(預期結果和實際結果)。描述性教學理論說明在每一組條件下,運用每一種模式所得到實際結果(actualoutcomes);處方性教學理論規定在...
論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討論的題目。邏輯學上指論者所主張,但真實性尚需證明的命題。如:「對這個論題,大家都沒興趣,以至發言者寥寥無幾。」
不周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則學上指命題中之名詞所表一類事物,並非明顯而全體皆論及者。如在「凡人皆為動物」一命題中,「動物」一詞為不周延。特稱命題之主詞皆不周,肯定命題之謂詞皆不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