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9.0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個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如何(how)、與為什麼(why)之問題。個案研究最基本之任務乃在於確定研究之問題性質。2.研究命題:研究之每個命題,在於引導於研究範圍內,必須留意之方向與內容。此一命題,不僅反應學理上重要之爭議問題(即其他夠成合作之誘因不存在或不重要),且揭示研究者尋找有關證據之處(即界定與確定特定利益之範圍);否則任何事物均要蒐集恐無可能。3.分析單位:即界定”個案”之問題,古典之個...
周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邏輯學上指命題中之名詞所表一類事物全體皆論及者,謂之「周延」。如全稱命題之主詞皆周延,否定命題之謂詞皆周延。
醉翁之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在之處的美好景緻,與命名的由來。「醉翁亭」位於滁州境內的琅琊山上,為僧人智僊所築,亭名則為歐陽修所命題。瑯琊山樹林茂密,谿壑幽美,有一條清澈的泉流由兩峰間傾瀉而出,醉翁亭就築在泉水之上。歐陽修常邀友人在亭子裡聚會飲酒。有一次,歐陽修文興大發,寫下了傳頌千古的〈醉翁亭記〉,其中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之句。原意為: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喝酒,其實我意不在品嚐美酒,真能讓我忘卻憂愁的是圍繞四周的好山好水啊!醉翁亭景色的鍾靈毓秀,足以讓他進入情景交融的境界,而滁人扶老攜幼來遊,也使他得以父母官之心而樂百姓之樂。或許這兩者才是歐陽修所說的「醉翁之意」吧!後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語義被擴大,不一...
雙向細目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測驗的架構藍圖。描述了一份測驗中所應該包含的內容,以及所評量到的能力,同時也是命題的依據。以教學目標(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和學習內容為兩個軸,分別說明各項評量目標。其用途在於幫助命題者釐清教學目標和學習內容的關係,以確保測驗能反映教材的內容,並能夠真正評量到預期的學習結果。
矛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理則學上指不可同為真,亦不可同為假的概念或命題
功能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時期的Spencer以及Durkheim。(註1) 理論概要功能體系的主要概念具有下列四點做為基本命題:一、 體系內的各部門在功能上是相互關聯的。指涉的是每一部門需和其他部門相互配合運行,若某一部門失常時,其他部門便予以修正,以維持體系正常。二、 體系內每一組成單位都有助於該系統之運作及存續。三、 因每一體系皆對其他體系有所影響,故可視每一體系為整個有機體的次體系(sub-systmes)。四、 體系是穩定而和諧的,變遷過程緩慢,也不容易變遷。而在Parsons的結構功能論中,強調一有機體系之中,可常態分為適應、目標達...
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記皴法不雜,布置遠近相映,大與寫字一般,以熟為妙。紙上難畫,絹上礬了,好著筆,好用顏色,易入眼,先命題目,此謂之上品。
醉翁之意不在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陽修,自號醉翁,為北宋大文學家,詩、詞、散文無一不工,為當時的文壇領袖。〈醉翁亭記〉是他在慶曆年間因言事獲罪,被貶為其滁州太守時所作,描述「醉翁亭」所在之處的美好景緻,與命名的由來。「醉翁亭」位於滁州境內的琅琊山上,為僧人智僊所築,亭名則為歐陽修所命題。瑯琊山樹林茂密,谿壑幽美,有一條清澈的泉流由兩峰間傾瀉而出,醉翁亭就築在泉水之上。歐陽修常邀友人在亭子裡聚會飲酒。有一次,歐陽修文興大發,寫下了傳頌千古的〈醉翁亭記〉,其中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之句。原意為: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喝酒,其實我意不在品嚐美酒,真能讓我忘卻憂愁的是圍繞四周的好山好水啊!醉翁亭景色的鍾靈毓秀,足以讓他進入情...
霍桑實驗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何伊(Wayne K. Hoy)和密斯科(Cecil G. Miskel)指出霍桑實驗學派的主要命題有九:非經濟之社會的獎懲會限制經濟誘因的效果;與管理人員交互作用時,員工把他們當作非正式團體的成員相看待,而不是把他們看作是各別的個人。生產的水準受到非正式組織社會模式所給予的限制,遠較來自員工生理能量者為大。專門化並非即能創造最其效能之工作團體的組織。員工藉非正式組織以保護自己,並反對獨斷的管理階層所作的決定。非正式社會組織會與管理階層交互作用。狹窄的控制幅度並非有效視導的一種先決條件。非正式領導者往往與正式領導者同...
形式運思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形式運思期1.1 發展階段1.2 假設演繹推理1.3 命題推理1.4 組合推理1.5 參考書目 形式運思期 發展階段此時期的孩童約為11歲以上的青少年,通常在此時的孩童已具備有一般成人的腦力,他所不足的部分,僅僅只是在生活上的歷練經驗,以及在社會中的相處,此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種能力發展為,假設演繹推理,組合推理以及命題推理,這三者是到達此時期的孩童,與之前所差別最大之處。 假設演繹推理此項能力說明了此時期的腦部發展,足以讓他們進行一連串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