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考試時辦理命題、印試卷的場所。如:「出闈」、「入闈」、「闈場」。
演繹推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質。以上所舉推理中包括三個語句,三個語句均屬平述句,分別表述一件事理,在邏輯上,這三個語句稱為三個命題。所謂命題(proposition),是指含有主詞與賓詞的一句完整語句。這三個命題因為在推理中出現的順序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表述普遍原則的第一命題,稱為大前提(premise);表述特殊事例的第二
不證自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或士氣:工作滿意的情況或轉換工作的比率。以上八種變項,構成海格不證自明理論的主要內容。這種理論主要命題有下列七項:1.集中化愈高,生產力愈高。2.正式化愈高,效率愈高。3.集中化愈高,正式化愈高。4.階層化愈高,滿意度愈低。5.階層化愈高,生產力愈高。6.階層化愈高,適應性愈低。7.複雜性愈高,集中化愈低。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不證自明理論英文關鍵字:an axiomat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s 參考資料吳青山著。學校效能研究,1998年二版,頁57-58,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交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遷,於是他將研究重新拉回人和人之間的互動上,也就是交換的本質上,來發展出演繹交換論。其理論的六大基本命題如下:一、 成功命題「在一人所做過的行為裡,若某一特定行為經常換得報酬,則該行為就會一直出現。」二、 刺激命題「若在過去某一刺激情形曾經帶來報酬,則現下的情形越類似過往所發生的情況,人仍會做出過去所做出的決定」三、 價值
教師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出,從國內外有關教師知識的論述及實證研究中,可以發現教師知識的探究可從兩大主軸來釐清:(1)從命題知識( propositional knowledge)的觀點;(2)從實踐知識( practical knowledge)的立場。前者是將教學知識視為「知識庫」的觀點,意指教師所應具備的理論知識;後者則是從「實踐知識」的角度來定義,認為教學知識是個人經驗的累積。簡言之,教師知識即理論和實務的結合,以使教學更具有效性,所以對於教師知的體系,應有完整的瞭解,以下針對教師知識的內涵,進行分析與瞭解。二、教師知識的內涵一個專...
基本學力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本學力測驗2 歷史演變3 測驗目的4 測驗科目與題型5 報考資格6 測驗時程與用途7 爭議7.1 命題7.2 量尺分數7.2.1 西元2009年的新計分方式8 重大事件9 參考條目10 外部連結 北北基地區區域性基本學力測驗北北基地區區域性基本學力測驗(簡稱北北基),為一由台北縣、台北市與基隆市預定共同實施的一個獨立的基本學力測驗測驗機制。並與一綱一本政策同時進行。2007年4月台北市則提出釋憲,獲8縣市聯名。6月底台北市、台北縣與基隆市首長達成共識,在97學年度(2008年)國中新生教科書採一綱一本,並在民國100年...
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記皴法不雜,布置遠近相映,大與寫字一般,以熟為妙。紙上難畫,絹上礬了,好著筆,好用顏色,易入眼,先命題目,此謂之上品。
闈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理考試時,供試務人員命題及印製試題的場所。除了試務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可進入。
鄭愁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他的寫作精神和中心,事實上是圍繞著「傳統的任俠精神」、和「無常觀」這二個主題。能觸及他這兩個中心命題,而對他的詩文進行評論的人實則少之又少。對於創作新詩的竅們,他認為「感性」最重要,他鼓勵年輕人如果要想寫好新詩,就要多讀史書、多讀地理、多聽音樂、多看些展覽,多一些生活體驗,才能使詩作豐富感性 資料來源[1]維基百科-鄭愁予[2]奇摩知識-鄭愁予康熙圖書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109702211
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_knowledg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而區別和辨別事物。目錄1 特徵2 心理歷程3 價值4 參考文獻 特徵其特徵有三:(1)形式上以「命題」及其「命題網絡」來表徵。探討陳述性知識的精緻歷程時,認為建立命題網路是理解知識的基礎。(2)為一種靜態的知識,它的啟動是輸入資訊的再現。(3)陳述性知識啟動的速度較慢,是一個有意義的過程,需要學習者對相關事實進行再認或再現。 心理歷程陳述性知識要求的心理過程主要是記憶。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