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演繹推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演繹推理1.1 三段論法演繹推理1.2 假設演繹推理1.3 備註 演繹推理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簡稱演繹(deduction),係根據已知事實或假設條件推演出結論的推理方式。基於此義,
假設演繹推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設演繹推理是指根據假設前提,而不是衍自事實,加以演繹而得到結論的推理方式;即建立了前提(假設),便可演繹得到結論。這種位於抽象、符號層次的推理,是形式運思期的特徵之一。形式運思期青少年能完全依據符號,就其所假設的問題,進行推理、演繹而得到合乎邏輯的結論。若以如下形式提出問題時:「A小於B,B小於C,則A小於C嗎?」他們就能以諸項前提(A<B,B<C),演繹而得A小於C(A<C)的結論。
  形式運思期的假設演繹推理的另一種特色是,此期的青少年能就認為非真的假設(錯誤的前提)進行推理,從假設中推論而得到合乎邏輯的結論。若有邏輯的論證將「假設黑板是紅色的」敘述放在前面,具體運思期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出頭緒,推究事理。如:「演繹」、「尋繹」。
絡繹:接連不斷的樣子。如:「絡繹不絕」。
演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純粹形式的推理方法。要求前提與結論間具有必然性之可推關係。一般演繹法多為由普遍原理以推定特殊事象。也稱為「外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手將物件往前移。如:「推車」、「推開」、「推門」。
找藉口回絕或躲避。如:「推托」、「推卸」、「推辭」、「推三阻四」。
擴展、使事情進行。如:「推行」、「推展」、「推動」、「推銷」、「推廣」。
依例演算、探究。如:「推求」、「類推」、「推算」、「推論」。
選出。如:「公推」、「推選」、「推舉」、「推派」。
尊崇、讚許。如:「推崇」、「推許」。
除去。如:「推陳出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開表現技藝。如:「表演」、「演戲」、「演唱」、「演奏會」。
根據事理推論發揮。如:「演義」、「演說」、「推演」、「演繹」。
事物隨著時間不斷的變化。如:「演變」、「演化」、「演進」。
依序練習。如:「演算」、「演練」、「演習」。
推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以邏輯演繹或規則為基礎之形式推理方法。
(二)根據具體資訊或事實得出結論的過程。
(三)藉推理法則、定理或公設,導出新的結果。
  推理即從一個或幾個已知的判斷推出另一個新判斷的思維形式。推理由前提和結論兩個部分組成;作為根據的已知判斷,稱為前提,從前提通過推理而得到的新判斷,稱為結論,前提和結論間的聯繫方式是推理的形式。任何一個推理都含有三個因素:前提、結論、邏輯關係(從前提合乎邏輯地推出結論的根據);是由一定的前提、通過一定的形式、按照某種邏輯規則而推出結論的過程。
  正確的推理必須遵守兩個條件:第一,前提要真實,即判斷要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第二,推理的形式必須正確,即前提與結論的關係必須合乎邏輯規則。唯有符合這兩個條件,才能在推理中得到正確的結論,缺少任何一個條件,都是錯誤的、無效的推理。一個形式正確、...
教學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ies)目錄1 定義2 直接教學策略(註1)2.1 1. 講述教學2.2 2. 示範教學2.3 3. 作業活動3 間接教學策略(註1)3.1 1. 運用前導組織策略4 2. 應用歸納和演繹策略=4.1 3. 運用正例和反例策略4.2 4. 運用團體討論策略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定義泛指教師運用提供教材的方法、程序與技術,在教學上採用的策略通常是多種程序或技術並用(王文科,民93;Oliva,1992)教學策略是以教師本位的直接教學,和以學生本位的間接教學,所建構的連續系統(Frazee&Rudnitski,1995)。課程專家相信當...
經驗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驗主義(英語:lang|en|Empiricism)又作經驗論,通常指相信現代科學方法,認為理論應建立於對於事物的觀察,而不是直覺或迷信。意即通過實驗研究而後進行理論推導優於單純的邏輯推理。與經驗主義相對的是歐洲的理性主義。代表人物是笛卡爾,根據理性主義的說法,哲學應經由思考和演繹推理而得出結論。經驗主義的代表人物有亞裡斯多德、托馬斯·阿奎納、托馬斯·霍布斯、弗蘭西斯·培根、約翰·洛克、喬治·貝克萊和大衛·休謨。 與科學的關系 經驗主義是邏輯實證主義(邏輯經驗主義)的前身。直到今天,經驗主義的方法還在影響自然科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