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陳義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觀點3 著作4 評價5 參考文獻 生平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四日生於台灣花蓮,三歲移居彰化。父籍四川,母籍山東。就讀台中師專時嘗試文學寫作,編輯刊物。曾任教小學,後就讀師大,改聘中學教師。與葉紅媛結褵。一九八二年起任職聯合報,二○○○年獲選「高級資深績優記者」。四十歲以香港大學中文研究所入學許可赴港,轉學新亞研究所,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高師大國文博士候選人,聯合報副刊主任,中華民國筆會理事,台灣文學協會常務理事於大學兼授新詩及大眾傳播等課程,寫作未輟。曾獲金鼎獎、時報文學推薦獎(與小說家鄭清文合得)、詩歌藝術...
洪醒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灣現代主義文風影響,他寫了許多存在主義小說的作品。但是此時他尚處於文學摸索階段,因此有許多不同風格的嘗試性作品,從他的早期作品到成熟期作品這段歷程,可窺知六○年代至七○年代台灣文壇的轉變軌跡。又從其與《後浪》詩刊同仁及當時青年詩刊的厥起,可看出自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三年關傑明、唐文標所引起的現代詩論戰之後的詩壇現象。接著,從洪醒夫以農村寫實的小說之受文壇肯定,可見自一九七六至一九七九年的鄉土文學論戰之後,台灣文學傳統中的現實主義精神獲得普遍共識。而洪醒夫的農村小說,亦可溯源日據時代以來農村文學傳統,聯結成一脈相承的系譜。其作...
學習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會帶來痛苦和焦慮;而組織成員面臨痛苦和焦慮情境時,會主動進行思考、感覺及行為,來減輕痛苦和焦慮,即嘗試錯誤學習。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學習理論英文關鍵字:learning theory 參考資料吳青山著。學校效能研究,1998年二版,頁84-85,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馬克吐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王子與乞丐》的故事情節雖然今天常出現於很多電影和文學作品中,但其實並不普遍被接納。這是吐溫首次嘗試寫「乞丐」,其缺點是吐溫在英國社會並沒有太足夠的經歷。《王子與乞丐》寫作期間,吐溫亦開始了《頑童流浪記》的寫作,並也把另一部遊記,《浪跡海外》完成掉。《浪跡海外》是馬克•吐溫往中歐及南歐旅行的遊記。吐溫之後的出版著作為《頑童流浪記》,這本書出版以後,令他成為更著名的偉大美國作家。《頑童流浪記》是《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續集,嚴肅的氣氛比後者更為濃厚。這書成為了美國大部分學校的必修書,因為哈克放棄服從規矩,而很多這樣年齡的...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1】6-2-1樂於接觸英語電影、歌曲、廣播、書籍等。【2-3-2】【4-2-1】6-2-2樂於嘗試閱讀英文故事、雜誌及其他課外讀物。【2-3-2】【4-2-1】* 6-2-7利用各種查詢工具,主動瞭解所接觸英語的內容。【4-3-5】* 6-2-8主動從網路或其他課外材料搜尋相關的學習資源,與老師及同學分享。【4-3-5】【4-3-6】* 7-2-3能從多元文化觀點,瞭解並尊重不同的文化及習俗。【5-4-4】【5-4-5】(5)「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學習領域指標 可融入資訊教育能力指標1-2-1辨識影響個人成長與...
美式足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r Camp) 引進了攻防線來取代橄欖球的並列。1882年,為了制止普林斯頓及耶魯大學用「控球但不嘗試得分」的拖延策略,有限進攻機會的球例被開始應用。1883年,在坎普的建議下,場上球員的數目被減至十一人,同甘普亦規範了七人進攻線、一位四分衛、兩位中衛(halfback)及一位後衛(fullback)的排陣。甘普在1925年4月在前往俄亥俄的坎頓(Canton)出席一個美式足球規則改進會議時不幸遇上車禍去世,他對改進美式足球的規則,以及使美式足球脫離英國欖球色彩等的功勞絕對功不可沒,他被視為美式足球之父(Father ...
資賦優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定是否為資優兒童 亨利(Henry)資賦優異者是指天資聰穎者,只要他感到有價值,不論困難艱險都肯去嘗試,並且有一慣性持續性的去研究 資賦優異年鑑手冊凡是具有超人智慧者,載他的大腦之中,富有表演或操作方面的才能,這些才能包括有高度的智慧、抽象的思考、超強的創造立及想像力 克拉克和考夫門(Clark and Kauffman et al)資賦優異世人門的智慧超群,具有高度的創造力對許多的是有興趣,學習動機多為自動自發,與同年齡兒童的性格有許多的不同處 撒姆遜(Sumption)騎學業成績在同年齡兒童中,位於百分之十內,學科...
動物的學習,根本不是對個別刺激作個別的反應,而是對整個情境作有組織的反應過程。學習並不是依靠漸進的「嘗試與錯誤」而是由於突然的「頓悟」的結果。所以格式塔的學習論又稱「頓悟說」。一九一七年,苛勒通過對類人猿的一系列實驗後,發表《人猿的智力》(the mentality of Apes)一書,初次提出了這種學習論。對於「頓悟」產生的原因和過程,他們也作出了解釋:環境是一個動的「完形」,腦的相應活動也存在一種不斷變動的「同形」,它們都是一個整體。這樣,動物才能與動的環境發生變化,遇到困難和問題時,這個「形」就出現了某些「缺口」...
提問探究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激思考及集中注意力調查其所面對之問題。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者也習得知識。由學習者擬定假設性之答案,並嘗試是否能確實解決問題。學習者應用科學方法測驗來解決方案,而應用可使學習者確認其知識。=建構主義者的理論架構=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生主動去架構知識以連結其舊有經驗時即是學生學習最有效率之時。而提問探究學習法相當鼓勵將學生置於一主動學習之情境以鼓勵其主動建構知識。學生在此過程中主動嘗試解題,由此學習知識。(註2) 參考書目註1: Woolfolk, A. ...
起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剛開始。如:「起始,他不敢嘗試,經過大家的鼓勵後,終於鼓起勇氣接受。」《新五代史.卷六七.十國世家.吳越》:「起始縱其子等與鏐遊,時時貸其窮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