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林亨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橫光利一、川端康成的作品亦相當喜愛,這些都成為他五○年代以後詩論建構和創作的養分。十九歲的林亨泰開始嘗試新詩創作,因對作品不滿意故幾乎散佚,只留下〈夢〉、〈影子〉幾首收錄於《靈魂の產聲》。二十二歲時考入台灣師範學院博物總本科(今師大生物系)就讀。在師院期間,他先以日文創作,再請同校史地系的林曙光譯成中文發表,其後開始嘗試跨越語言的障礙以中文來寫作。五○年代為林亨泰創作生命成熟的時期,他在《現代詩》發表許多實驗性的詩作,1956年現代派成立時林亨泰是...
選擇性挑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el,Prout&Radcliffe,1988)。選擇性的挑戰強調的是一種對於遇到問題勇於嘗試的積極態度,而不是挑戰的難度,因為一個人的積極態度比他的能力更為重要。挑戰(challenge)是探索教育中必然存在的元素,只是挑戰的難度可以根據參與者的心理、身體狀態來決定挑戰的難度,但其中不包含拒絕接受挑戰。也就是讓每個參與者根據自己的能力,挑選一個適合自己的目標來挑戰。本研究當中,老師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去挑戰一個適合自己的目標,因為每個同學能力不等,狀況不一,挑戰的目標自然就不相同,只要比以前的自己進步,就是...
先驅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首先嘗試新事物或在前領導的人。如:「他是本公司開拓海外市場的先驅者。」
輔導教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質含括:(一)要有熱忱、無私的投入精神;(二)使人信服的專業素養,能提昇彼此之學術精進;(三)勇於嘗試與創新的使命感,共同溝通願景;(四)適當的計畫與成員工作分配;(五)善用校內外資源與人力;(六)發展成員信任關係與情感的聯繫;(七)能凝聚共識、建立共享的願景、任務和價值;(八)樂於肯定、鼓勵夥伴教師,協助發展成為合作的領導者與學習者;(九)具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也讓成員間練習能夠協助合作的溝通技巧;(十)能營造開放、正向、尊重共識的討論環境。Schmuck與Runhel(1994),Roberts與Pruitt(20...
SQ3R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意於找出發問問題的答案。閱讀者需要逐一章節細閱,而不是一次過細閱整個篇章。閱讀時應用主動閱讀技巧,嘗試在內文中找尋先前擬定問題的答案。 背誦 「背誦」(Recite):能夠在閱讀時利用各種閱讀技巧以幫助記憶,例如:做重點畫線、口頭複誦或筆記摘要。 複習 複習(Review):回憶所記憶的重點。 其他 “SQ3R”方法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在課堂之後,可以有一個比較有系統的溫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對於需要實習或應用的主題,有時亦可加入第6項: 實踐─Practise,或 關聯─Relate(放在複習之前) 外部連...
團體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團體領導者在一項技術的使用上受過完備的訓練,或是處於一個熟悉此種技術措施的專家督導之下,否則不應該嘗試運用該項技術。」3.在團體的過程中,所牽涉的不只是諮商與當事人的關係,也涉及到團體成員之間互動的複雜關係:舉凡成員的開放、秘密的維護、情感的投入、個人意願、權利與義務等,應有倫理規範,共同遵守。 功能適當的團體輔導守則可能產生以下幾種重要的功能:1.團體領導者有足夠專業能力與資格能有效的帶領團體,成員能獲得協助。2.團體領導者在帶領團體過程中有實施規準,較能順利地帶領團體。3.團體倫理規範有助於釐清團體過程中,領導者與...
試試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嘗試並觀看結果如何。如:「無論遇到任何困難,他都要試試看。」
存在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焦點、為中心;另一方面又渴望與外在的萬事萬物有所連結。4.追求意義:Frankl所創的意義治療即是嘗試說明,即使人身處絕望或困境,仍可找出自己活著的意義。5.焦慮是生存的必然狀態之一:存在性的焦慮與生俱來,是因為人類無可避免要面對諸如死亡、自由、選擇、疏離與虛無等存在的真實面。6.體認死亡與不存在的必然性:人類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者,在於預知將有死亡的一天,以及知道會有未來。正因為人類中就會離開塵世,如何充分利用活著的時光,不管多長多短,能夠發光發熱,這即是對自己生命的終極關懷。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存在理論英文關鍵字:E...
畏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艱困難辦、令人不願嘗試的事。如:「他雖幾經歷練,仍然視行政工作為畏途。」《文明小史》第四八回:「無奈經辦的人,一再失信於民,遂令全國民心渙散,以後再要籌款,人人有前車之鑒,不得不視為畏途。」
落雁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沉魚落雁」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齊物論》齧缺問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惡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惡乎知之!」「然則物无知邪?」曰:「吾惡乎知之!」雖然,嘗試言之。庸詎知吾所謂知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