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凌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稱古代的酷刑。歷代行刑之法不一,但求使被殺之人受盡痛苦,慢慢死去。有的先將犯人肢體斬斷,後割咽喉;有的以刀剮頭、臉,斷手足,剖胸腹,再砍頭。《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凌遲者,先斷其支骿,乃抉其吭,當時之極法也。」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合擬凌遲,押付市曹中,釘上木驢,剮一百二十刀處死。」也作「凌持」、「陵遲」。
2.欺凌虐待。《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一五出》:「事到頭來,全無區處,受盡凌遲,如今悔之無及。」元.高文秀《諕范叔》第四折:「去年將小子痛凌遲,今日教你也知滋味。」
3.敗壞、衰敗。《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今隄防凌遲,體制未立,死刑過制,生刑易犯。」
世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建時代,爵位可以世代傳給子孫,稱為「世襲」。《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漢相國參之後」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曹參以功封平陽侯,世襲爵士。」《文明小史》第二九回:「朝廷把他世襲的產業剷掉了,他已經發過財,此後做做生意,捐個官兒,都有飯吃。」
非驢非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2) 徼道:禁衛森嚴的道路。徼,音ㄐ|ㄠˋ。 (3) 周衛:周密的防衛。 (4) 傳呼:封建時代,君王出行時,由侍衛高呼閒人迴避的一種威儀。 (5) 龜茲王:龜茲國的國王。龜茲,音ㄑ|ㄡ ㄘˊ,漢朝西域國之一。在今新疆省庫車、沙雅二縣之間。 (6) 驘:音ㄌㄨㄛˊ,即騾,為雄驢與雌馬交配所生,兼二者之長。耳長、鬃短、蹄小,尾端有一簇毛。體大、結實。耐力及抗病力皆強,力大,可負重行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棍棒。如:「箠梃」。《孟子.梁惠王上》:「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唐.柳宗元〈封建論〉:「負鋤梃謫戍之徒,圜視而合從,大呼而成群。」
柳宗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指的是儒、佛、道三家。在散文及詩歌創作上尤其出色。古文方面,他大力提倡,並擅寫政論(如:《封建論》)、傳記,如《捕蛇者說》 、山水遊記,其中山水遊記最為出色,為山水遊記之宗,如《永州八記》 。詩歌方面,著名的有《江雪》、《漁翁》等。也善寫寓言,如《三戒》 (臨江之麋、永某氏之鼠、黔之驢)、《羆說》、《蝜蝂傳》。
殺人如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姓嬴名政(西元前259∼西元前210),即位第二十六年統一天下,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廢封建,行郡縣,以集權中央;統一度量衡與文字;開闢馳道,修築長城,以鞏固國防;為消除反側與箝制思想,沒收民間兵器,偶語詩書者棄市,又有焚書坑儒之事。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始皇三十七年死於巡遊途中。 (2) 慧星:環繞太陽運行的小質量天體。主要分為彗核、彗髮和彗尾三部分。其外貌和亮度均隨著與太陽距離的遠近而發生變化。軌道是以太陽為焦點的圓錐曲線。以拋物線居多,橢圓次之,雙曲線最少。解體後轉化為小行星或流星群。中古時,彗星的出現常被視為災禍、戰爭的不祥之兆。 (3) 竟天:布滿整個天空...
劉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古文家有一定影響。劉向還撰有《新序》、《說苑》和《列女傳》。前兩種是分類纂輯先秦至漢代史事,來進行封建倫理道德的說教。但如《新序》的“葉公好龍”,《說苑》的“雍門子周說 孟嘗 君”等,都是很有意義的故事,廣為傳誦。後者則專門記錄有通才卓識、奇節異行的女子的事蹟,如“孟母教子三遷”、“醜女無鹽說齊宣王”等,常被後人稱引。這部書文筆樸素,敍事簡約,是魏晉小說的先導。劉向在典校古籍時,撰有《別錄》。後來,他的兒子劉歆以《別錄》為基礎撰成《七略》,這是中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原書已不存,清代洪頤煊、馬國翰、姚振宗有輯本。班固因《...
偏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建王朝失去中原地區而偏處於部分領土,稱為「偏安」。《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託臣以討賊也。」
雍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因此,雍正也曾自負的說:「即皇考之勤,亦無自朝至暮辦事之理。」雍正的理政不怠,十三年如一日,歷代封建帝王者,實難於出其右。所以清史學者孟森說:「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以及「其英明勤奮,實為人所難及」。 歷史評價雖然清世宗雍正這個朝代只有短短的十三載,偏巧又夾在各佔六十年的「康乾盛世」中,容易令人有白駒過隙的一瞬之感,所幸後世對雍正皇帝並不陌生,近年來史學界已理解到雍正朝的重要性,認為他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進者,是促進清朝歷史發展的政治家,是可以肯定的歷史人物」;以及「康熙寬大,乾隆疏闊,要不是雍正的整飭,滿清恐...
張我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學運動有它重要的時代意義,代表著台灣人民反對日本殖民統治的意識,帶有民族主義的色彩,透顯出反日,反封建的時代精神。張我軍的重要性,即他是這一運動的開路先鋒,帶引起日後台灣文學界的波濤巨浪。 影響:他影響台灣文壇最鉅的事情,是他於1924年4月與11月於《台灣民報》發表的〈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與〈糟糕的台灣文學界〉,該兩篇抨擊台灣舊文學與舊詩人的文章,引發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原載1924年4月21日《台灣民報》第2卷7號,是張我軍大力批判台灣傳統文學的第1篇作品,批評當日台灣傳統文學有諸多弊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