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33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姓。如明代有西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相等、等同。《孟子.公孫丑上》:「伯夷、伊尹於孔子,若是班乎?」漢.趙.注:「班,齊等之貌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後,沒有後嗣。古人認為不孝的事情有三件,以沒有後嗣最為重要。語出《孟子.離婁上》:「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漢.趙.注:「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明.賈仲名《蕭淑蘭》第二折:「聖人言:『男子三十而娶。』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割雞焉用牛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封神演義》第四○回:「太師用兵多年,如今為何顛倒!料西不過是姜尚、黃飛虎等,『割雞焉用牛刀』?」
不可同日而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別很大,不能相提並論。《戰國策.趙策二》:「夫破人之與破於人也,臣人之與臣於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六.洪覺範》:「公痴叔詩,如食鯽魚,惟恐遭骨刺,與山豬肉,不可同日而語也。」也作「不可同年而語」、「未可同日而語」。
風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風傾倒。比喻服從或流行。如:「風靡一時」。《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方今英俊雲集,百姓風靡,雖邠慕周,不足以喻。」《文選.陸機.五等論》:「卒有彊臣專朝,則天下風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鐘紐。《孟子.盡心下》:「高子曰:『禹之聲,尚文王之聲。』孟子曰:『何以言之?』曰:『以追蠡。』」漢.趙.注:「追,鐘鈕也。鈕磨齧處深矣。蠡,欲絕之貌也。」
天作之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大雅.大明》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1>初載2>,天作之合。在洽之陽3>,在渭之涘4>。 〔注解〕 (1) 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詳。商紂時為西伯,建國於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於羑里,後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子武王有天下後,追尊為文王。 (2) 初載:此語多解,或指早年,或指初登基時,或指其幼小始有識知之事。 (3) 洽之陽:洽水之北。陽,山之南或水之北。 (4) 渭之涘:渭水之崖。涘,岸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順從。《左傳.文公十一年》:「郕大子朱儒自安於夫鍾,國人弗徇。」清.張爾〈辨志〉:「耽口體之養,徇耳目之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消滅、剷除。《詩經.魯頌.閟宮》:「居之陽,實始翦商。」《呂氏春秋.季夏紀.制樂》:「此文王之所以止殃翦妖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