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發問質難。唐.王季友〈酬李十六岐〉詩:「千賓揖對若流水,五經發難如叩鐘。」
|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我的緣故去打仗,要我犧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建築房舍,把民眾分成幾個邑落定居下來;又設立各種官職以辦理事務。人民譜歌作樂,以歌頌他的功德。後來「歌功頌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歌頌功績和恩德。
|
吉人天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封神演義》第四二回:「大丈夫豈可以一字定終身禍福?況且『吉人天相』,只以太師之才德,豈有不克西岐之理。」
|
啞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笑聲。《易經.震卦.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清.張爾岐《蒿庵集》卷一:「今夫人生而呱呱以啼,啞啞以笑。」
|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而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認為「周」是指岐陽地名,是周朝的代稱。有人認為《易經》流行於周朝故稱《周易》,亦有人依據《史記》的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認同《易經》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幾種較早期的文獻,例如《論語》、《莊子》、《左傳》卻只稱《易經》為《易》,「周易」之名最早見於《周禮》;然而《周禮》的年代,學者還有爭議。所以,就文獻而言,「周」應該是後來加上去。若以《周禮》的系統來看,《三易》的名稱皆無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釋為「周普」和其它兩種占筮書,比較...
|
綆短汲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綆,汲水桶上的繩索;汲,自井中打水。「綆短汲深」指用短的汲水繩打取深井中的水。語本《莊子.至樂》:「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比喻才能不足,無法勝任。唐.顏元孫〈干祿字書序〉:「綆短汲深,誠未達於涯涘;岐多路惑,庶有歸於適從。」也作「短綆汲深」、「汲深綆短」。
|
微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意幽深而超乎尋常。《老子》第一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微妙元通,深不可識。」《孟子注疏》漢.趙岐.題辭:「儒家惟有孟子閎遠微妙,縕奧難見。」
|
徘徊歧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叉路口走來走去,無法決定去向。比喻猶豫不決,不能當機立斷。「歧」文獻異文作「岐」。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若其眷戀窮城,徘徊岐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
|
藍田生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名門出俊秀子弟。《三國志.卷六四.吳書.諸葛恪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恪少有才名,發藻岐嶷,辯論應機,莫與為對。權見而奇之,謂瑾曰:『藍田生玉,真不虛也。』」也作「藍田出玉」。
|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踟躕欲何贈,空是平生言。 送李二歸楚州(時李季弟牧楚州,被訟赴急) 情人南楚別,複詠在原詩。忽此嗟岐路,還令泣素絲。 風波朝夕遠,音信往來遲。好去扁舟客,青雲何處期。 送閻寀赴東川辟 冰炭俱可懷,孰雲熱與寒。何如結髮友,不得攜手歡。 晨登嚴霜野,送子天一端。只承簡書命,俯仰豸角冠。 上陟白雲嶠,下冥玄壑湍。離群自有托,歷險得所安。 當念反窮巷,登朝成慨歎。 送令狐岫宰恩陽 大雪天地閉,群山夜來晴。居家猶苦寒,子有千里行。 行行安得辭,荷此蒲璧榮。賢豪爭追攀,飲餞出西京。 樽酒豈不歡,暮春自有程。離人起視...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