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大議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技能之外,也要能充分反應當前社會重要的關注議題。因此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特別擬定了資訊教育、環境教育、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生涯發展教育、家政教育、海洋教育等等新興議題的教學。且各學校在做課程計畫時,應充分考量學校條件、社區特性、家長期望、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結合全體教師及社區資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規劃全校課程計畫,並思考如何將這七大目前社會重大關注議題融入各學習領域的課程教學中。
增強論(reinforcement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受人稱贊時,就增加了這種行為重覆發生的可能性。要依照強化對象的不同採用不同的強化措施。人們的年齡、性別、職業、學歷、經歷不同,需要就不同,強化方式也應不一樣。如有的人更重視物質獎勵,有的人更重視精神獎勵,就應區分情況,採用不同的強化措施。小步子前進,分階段設立目標,並對目標予以明確規定和表述。對於人的激勵, 首先要設立一個明確的、鼓舞人心而又切實可行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時,才能進行衡量和採取適當的強化措施。同時,還要將目標進行分解,分成許多小目 標,完成每個小目標都及時給予強化,這樣不僅有利於目標的實現,而且通過...
從眾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來,若是該信任該民意調查的中間選民數量在一定的比例以上,有可能因此影響選舉的結果。 社交從眾行為和性別沒有差異從眾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當一個人的行為被接受和認同,他會產生巨大的成就感;當自己的行為與別人一致時,又會有安全感。人是嚮往安全生活環境的動物,因此,追求安全感是人類畢生的追求之一。從眾行為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另一面。對社會上的一種良好時尚,就要大力宣傳,使人們感到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從而發生從眾所為。如果社會上的一些歪風邪氣、不正之風任其氾濫,也會造成一種壓力,使一些意志薄弱者隨波逐流。虛榮心理可以說正是從...
人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域4.7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4.8 生活課程中 基本理念人權是人與生俱來的基本權利和自由,不論其種族、性別、社會階級皆應享有的權利,不但任何社會或政府不得任意剝奪、侵犯,甚至應積極提供個人表達和發展的機會,才能尊重個人尊嚴、包容差異,達到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標。因此,人權教育實際上是關乎人類尊嚴的教育,也就是在幫助我們瞭解「人之所以為人」所應享有的基本生活條件,包括生理、心理及精神方面的發展,也讓我們檢視社會上有哪些問題是違反人類尊嚴,以及涉及公平、平等的問題,如種族主義、
周芬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尊文化公司 1999年2月《探索西遊記與鏡花緣》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6年2月《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欲、自傳書寫論述》 麥田出版公司 2006年12月《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 印刻出版公司 2007年3月*傳記《憤怒的白鴿──走過臺灣百年歷史的女性》 元尊文化公司 1998年6月《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 麥田出版公司 2005年9月* 兒童文學《小華麗在華麗小鎮》 皇冠出版社 1993年5月 獲獎1982年以〈傳熱〉獲 聯合報散文獎1985年《花房之歌》獲 中國文藝協...
教育機會均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人民無分性別、年齡、能力、地域、族群、宗教信仰、政治理念、社經地位及其他條件,接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
生態系統觀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的另一個改變;(2)較大系統的需求和目標優先於次系統。也正因為此取向是從較大的生態系統來看,因此如性別、種族、社經地位或是政治、宗教、經濟或文化的影響均需列入考量。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生態系統觀取向英文關鍵字:Ecological Systemic Approach 參考資料王文秀、田秀蘭等人著。兒童輔導原理。1997年初版。頁144-145。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小組協力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技巧,逐步練習以熟悉完整之技巧。3.形成性測驗:包括兩個相同難度之測驗。 二、進行分組學生依能力、性別、社會背景等因素組成異質小組,經一段時間後再重新分組。 三、安置測驗在學習前先進行安置測驗,以便安排學生從最適合之個別化方案中開始學習。 貳、教學實施 一、分組學習教師在教學前先實施前測,並依前測結果給予學生一起點位置,學生依據以下步驟在小組中進行自己之單元學習:1.學生閱讀學習單元中之說明頁,必要時可請教同學或教師。2.學生閱讀說明頁後,開始習作技巧練習頁,此階段若有任何問題可尋求同學或教師之協助。3.形成性測驗A...
個體認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程度。 認同狀態  馬西亞以大學生為對象,經由晤談的方式,詢問他們對職業選擇、宗教信仰、政治理念、性別角色四方面的問題,探討大學生追逐自我認同的過程,並將之區分為四種認同狀態(陳嘉陽,2012):迷失型認同(認同失敗者、辨識混淆):這種青少年可能經歷危機也可能沒有,但他都沒有投入。個人在追尋自我認同的歷程上,對職業選擇與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問題,尚未認真地去思考過,因而對未來的一切尚未找到自己的方向。屬此一類型的學生,多為年齡較輕或智能較低者,也有少數是自我追尋失敗的人。未定向型認同(尚在尋求者、辨識遲緩):這種學生正處...
信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ability):代表性信度是橫跨各個次母體或群組的信度。也就是指標用於不同次母體或群組(如年齡、性別)時,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例如,對年齡的測量,應該是詢問不同年齡層時,都可得到一致性的資訊,不論此指標是正確的問到年齡,還是有同樣方向的偏誤,如以多報少。做次母群體分析(subpopulation analysis)時,除了比較指標使用在不同的次母群體或群組的結果外,還涉及利用其他獨立的資訊,以判斷指標使用在不同群組時所得到的結果是否有同樣的誤差。同等信度(equivalence reliability):同等信度是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