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道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援傷患、減輕人類痛苦。(註1) 內容說明近年來,人道主義更進一步解釋為:承認人人生而平等,主張超越性別、階級、年齡、地域、宗教等藩籬,互相尊重扶持,同情老弱殘疾,悲憫受苦難且被壓迫的人民,以謀求全人類共同的安定和福祉;並進一步愛護萬物、尊重生命。而對於落後地區的人民,人道主義者也提供發展援助計畫,以維持做為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並由尊重他人做起,即使是戰爭也要尊重人權並給予保護和協助。而對於人道援助的內涵,各國政府或學者有各自的解讀。綜觀言之,人道援助應屬於自發性的行動,政治中立且不以營利為主,目的在於保障難民免於自然災...
陽剛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ty)2 參考書目 陽剛特質類型 霸權陽剛特質(hegemonic masculinity)係指在性別實踐的形構中,它具現在那些我們稱為父權的現象或關係之中,亦即用以確立男人掌控女人臣屬的機制,在文化上佔優勢、宰制與主導的地位。其權力的建立涉及到文化概念和制度性權力之間存在的相互關係。 臣屬陽剛特質(subordinated masculinity)趨於弱勢的陽剛特質形式,常出現在街頭暴力、經濟、法律制度上的歧視,以及象徵層次上。例如:男同性戀者的性別
牝牡驪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牝牡,雌雄;驪,黑色。「牝牡驪黃」指相駿馬不必拘泥於外貌及性別。相傳古代擅相馬的伯樂年老,推薦九方皋為秦穆公求駿馬。求得後,穆公問何馬,九方皋回答是黃色母馬,穆公派人看是黑色公馬,於是責備九方皋。待馬取來,果然是天下稀有的良馬。典出《列子.說符》。後比喻觀察事物要了解實質真相,而不能單純著眼於表面。
參考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響力。 目的參考團體有兩個基本目的:一、評估自己與身邊環境的標準。二、提供規範功能。註2 參考團體對性別角色的分化的影響性別角色的分化未必都是由傳統文化規範界定,進而產生道德約制的;事實上,直接影響人們性別角色行為的可能是夫妻日常生活社會關係的參考團體。中產階級家庭:夫妻雙方傾向於彼此認識配偶的朋友,也共同參與彼此的社交活動,彼此也模仿朋友家庭家務分工方式.此種家庭多採共同分...
康米紐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教的影響,認為人是由上帝創造,因此人皆有相同的價值,所以主張人人皆有受教育的權力,無論貧窮、階級、性別…等,因此設計了全民入學的學校制度;此外,所有事物皆由帝創造,故任何事物皆有學習的價值。3. 教育方法:自然教學法(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4. 教育制度:根據學生自然發展的原則,擬定以六年為一階段的教育制度。(1)母親學校:母親為教師,家庭即學校,重視生活教育,以外感官的發展為主, 因此教育方法不訴諸文字,應實際觀察。(2)國語學校:全民入學,以母語教學為主,不教導古典語文,目的在於訓練記憶力及想像力。(3)拉丁學校:...
教育選擇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均等。「教育機會均等」(equal opportunity of education)的意義是指不因性別、宗教信仰、種族、社會階級以及經濟地位等,人人都有機會接受同等教育,並使其天賦才能發揮到最高程度;不但入學機會均等,而且入學之後,應在同等條件下,接受適性教育。所謂同等條件是指學校經費、教學設備、師資素質而言,當然也包括學生家庭背景以及社會文化環境。(李緒武,民82)對於「教育選擇權是否會造成教育機會不均等」,常常引起爭議。贊成教育選擇權者主張,學校種族隔離是一個事實,但是與其用人為的手段(如校車接送),來企圖達成學校...
生涯決定的社會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為個人遺傳家族的一些特質,在某些程度上限制個人對職業或學校教育的選擇可能性。如:種族(省籍) 、性別、外貌以及智力、肌肉協調、特殊才能等。2. 環境情況與特殊事件社會學習論認為,影響教育和職業的選擇因素中,有許多是發生於外在環境,而非個人所能控制。如就學與訓練機會、社會政策、社會變遷、自然災害、社區背景、家庭等非個人所能控制的因素。3.學習經驗(learning experiences):可分為工具性學習經驗(instrumental learning experiences)和聯結式的學習經驗(associativ...
實質平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質平等定義:於學理上係指性質相同,諸如男女兩性都是人類,人性尊嚴均應受到尊重;而男女兩性性質之不相同,係指於生理上之不同,如女性會懷孕、生育、哺乳,而男性於生理上則無法勝任此一工作。又男女可能因為歷史或文化社會因素而有不同性質。範例:如女性由於歷史傳統因素,對參與政治或社會公共事務較缺乏經驗。以上男女間之差異應受到尊重,且應受到實質平等之對待,其資源與機會應受到相同之保障。
課程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權力-知識」觀點進行批判。課程社會學者強調,不同型態的知識和個人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位置有關,包括性別、階級、族群等。因為統治者或具有支配權力的社會組織,運用其權力干涉學校課程內涵,使課程教學呈現某些特殊類型的知識(如白人的、漢人的、男人的、上層菁英的、西方的),並且排除其他類型的知識(如非白人的,女性的、庶民的、地區的)。[註2] 備註[註1]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頁446。學富。[註2]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頁447。學富。
口語表達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93;胡海國,1976)提出影響口語表達能力的因素有:1. 智力的因素2. 年齡的因素3. 性別的因素4. 生理的因素5. 家庭環境因素6. 示範7. 學校因素8. 情緒與人格語文科教學包含聽、說、讀、寫等項目,其中說話所佔的份量最重,不僅語文科會大量使用「說話」技巧,其他科目的學習也都需要藉由「說話」以成之,如:問答、討論、報告等,在課堂進行中,隨時都必須使用到說話的能力;而人的一生中也無時無刻不以「說話」來達成各種目的。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學生的說話能力,亦即口語表達能力,應是教師著手語文教學時重要的課題之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