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性別恆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別恆定是指個體對自己性別的認定與扮演,有其一致性與不變性。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一個人的性別發展包含兩方面:其一是生理的,個體自出生生理上就決定了是男性或是女性,以後逐漸成長發展,到了青春期相繼出現次性徵,成為成熟的男性或女性;其二是心理的,在二至七歲之間由自我概念的發展,了解自己生理的性別,心理也接受自己生理性別,並願意做一個由性別決定的人,是正常的性別認定。
  兒童自二歲至七歲之間建立性別恆定的觀念,分為三個階段:一是了解到自己是男或女,也知道別人的性別,稱為性別認定(gender identity);二是認識到身體所決定的性別是固定的,不能改變,稱為性別固定或性別穩定(g...
性別基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相信人的心智有一種結構,使得人對某一特定刺激引起穩定的反應,該結構用來說明與記憶有關的各種現象,皮亞傑稱之為基模(schema)。基模是一種認知或心智的結構,是個體因應環境而產生的認知經驗。基模隨著心智的發展而改變,其改變的歷程,皮亞傑用同化(assimilation)和調適(accommodation)兩個概念加以說明。
  性別基模是指個體對自己身為男孩或女孩所擁有的行為或態度的認知結構並保存於記憶中;在童年,性別對兒童的心理社會發展影響很大。多數兒童至少會經驗到性別認定、性別偏好和性別恆定等三種與性別有關心理社會經驗。性...
性別歧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觀念、行為或制度上對於各種性別種種不平等的對待方式。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是指對男女兩性的角色區分抱持一種僵化又刻板的心理傾向。兒童自出生開始,就因其不同的性別而受到不同的待遇與教育(養)方式,且透過模仿、獎懲及認知發展等方式而學到適合自己性別的行為。到小學階段,性別刻板印象已經形成,並且影響遊戲、同伴選擇及就業選擇等行為。傳統中有許多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例子,如大男人和小女人、男強和女弱、男尊女卑等。又如形容男生常用侵略性、愛權力、勇敢、進取、事業取向、競爭性強、不擅言語溝通、堅強等字眼,而形容女生就用溫柔、馴良、體貼、情感取向、合群、善體人意等字眼。據研究發現,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往往對男女兩性的生活適應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女性普遍都表現出自信心不足...
性別平等教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性別平等教育法1.1 性別平等教育法法條1.1.1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1.2 性騷擾防治準則1.2.1  性騷擾事件調解辦法 性別平等教育法 性別平等教育法法條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
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資培育法第十條規定:「師資培育課程……應著重道德品格之陶冶、民主法治之涵泳、專業精神及教學知能之培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八條規定:「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於九十學年度開始實施之九年一貫課程,已將性別平等教育納入課程綱要之中,成為所有中小學教師所需具備專業知能之一部分。爰師資培育課程中應納入兩性平等教育之內涵。其中師資培育職前教育之性別平等課程實施方式有三: (一)將
性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跨性別」(TG)一詞通用於自我性別認同與其生理性別不同者。一般而言包括「變性慾者」、「扮異性者」及「變裝者」。但國內學者何春蕤指出,「跨性別」一詞其實有其歷史脈絡及相當複雜的分化與淵源。她的說明節錄如下:在美國1970年代的脈絡中,跨性...
教師性別差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師性別差異指因教師性別不同,可能導致之教學行為、師生互動、學生學習結果等方面的差異。
  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是否因性別差異,在教學行為上有顯著不同,曾引發許多研究,唯其結果並不一致。可從教室中師生互動及學習結果兩方面來看。
  一般而言,教室中師生互動包含教師領導方式或班級氣氛的差異,以及教學型態兩方面。就前者而言,男性教師較趨向於直接指揮,也較具掌控性,對班級要求有結構、有組織,傾向任務導向,並具權威化;女性教師在行為表現上,較溫和而具容忍性,所任教的班級亦較開放鬆弛。在教學型態方面,當女性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生能主動而願意回答,在學生正確回答之後,常隨即予以鼓勵;而...
性別角色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任何時代,一個社會文化價值體系下,社會大眾期待於男性或女性應該有符合所屬性別的行為表現,稱之為性別角色。性別角色由表現於外的行為組型來界定,此行為組型包括言行、態度、觀念、服裝、儀容、姿態。性別角色隨時間、空間而不同。今日工商社會中的性別角色與三十年前農業社會的性別角色不同;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大眾期待於男性和女性的性別角色也不同。
  性別角色認定是指男性或女性認定並接納自己所屬性別的程度,男性或女性充分了解自已的性別,並心悅誠服地接受所屬社會文化價值中期待於男性或女性應有的行為表現。
性別偏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別偏見是指一個社會如果長期對某一性別形成一種負向且帶有貶抑的態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