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4.2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疏財仗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秉持公理正義,施捨錢財助人。元.無名氏《來生債》第四折:「則為我救困扶危,疏財仗義,都做了註福消。」也作「仗義疏財」。
三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再三考慮。《文選.張衡.東京賦》:「憲先靈而齊軌,必三思以顧。」《紅樓夢》第四回:「不但不能報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還要三思為妥。」
長舌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嘴多舌,挑撥是非的女人。含貶義。《石點頭.卷四.瞿鳳奴情死蓋》:「又見方氏怜牙俐齒,是個長舌婦人,恐怕真個弄出些事來,反為不美。」
夭桃穠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新嫁娘容貌美麗。多用為祝人嫁娶之詞。參見「夭桃襛李」條。唐.張說〈安樂郡主花燭行〉:「星昴殷冬獻吉日,夭桃穠李遙相匹。」《黑籍冤魂》第八回:「夭桃穠李,宜早合良緣,毋使婚嫁期,致令幼女懷春,吉士有摽梅之賦也。」
自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隨意。《彌沙塞五分戒本》:「是比丘不受,後自恣請,為好故,往至居士、居士婦所,作是言:『為我辦如是衣直。』」(2)指佛教僧團每年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因那一天會舉行懺悔集會,請人隨意揭發自己的過失。《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凡夏罷歲終之時,此日應名『隨意』。即是隨他於三事之中,任意舉發說罪、除之義,舊云『自恣』者,是義翻也。」
避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脫現實生活,避免和外界接觸,隱居不問世事。《戰國策.秦策三》:「范蠡知之,超然避世,長為陶朱。」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三.禮》:「長沮丈人,避世之士。」也作「辟世」。
請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請求饒恕己命。《後漢書.卷十三.隗囂傳》:「夫以二子之賢,勒銘兩國,猶削跡歸,請命乞身。」
報李投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桃報李」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大雅.抑》辟1>爾為德,俾臧2>俾嘉。淑慎爾止3>,不4>于儀。不僭5>不賊,鮮不為則6>。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彼童7>而角,實虹8>小子。 〔注解〕 (1) 辟:效法。 (2) 臧:善。 (3) 止:行為舉止。 (4) :音ㄑ|ㄢ,過錯。 (5) 僭:音ㄐ|ㄢˋ,超越本分以行事。 (6) 則:法則。 (7) 童:尚未長角的羊。 (8) 虹:同「訌」,欺騙。
鏤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於魄,啟處不遑,戰跼無地。 〔注解〕 (1) 愍:音ㄇ|ㄣˇ,憐恤、哀憐。 (2) 甯越:戰國趙中牟人,生卒年不詳。苦於耕稼之勞,刻苦求學十五年,遂為周威公之師。甯,音ㄋ|ㄥˋ。 (3) 辜:罪過。 (4) 三公:三為「王」之訛。王公,指王承,晉太原晉陽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東海郡太守。 (5) :音ㄑ|ㄢ,過失、罪過。 (6) 冰炭:冰冷炭熱,二物不能相容。喻內心交戰。
苛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苛刻殘酷的政治。《漢書.卷八.宣帝紀》:「詩不云乎?『民不失德,乾餱以。』勿行苛政。」《晉書.卷三.武帝紀》:「除其苛政,示之簡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