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24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松枯石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都很難了解他們的內心。 「石爛」則是出自唐.杜牧〈題桐葉〉詩,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重遊故地時引發的感傷,用石頭風化粉碎、松木變成柴火表示時間推移、世事無常。後來這二語被合用成「海枯石爛」,形容歷時長久、意志堅定。如金.元好問〈鷓鴣天.顏色如花畫不成〉詞:「雲聚散,月虧盈。海枯石爛古今情。」又〈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至《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覺得這事作得海枯石爛,雲淨天空,何等乾淨解脫,胸中十分痛快。」則以「海枯」表示乾淨澈底,「石爛」表示不留痕跡。這種意義現在少用。
葛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詩經.王風》的篇名。共三章。根據〈詩序〉:「葛藟,五族刺平王也。」或亦指流落異鄉者感傷之詩。首章二句為:「綿綿葛藟,在河之滸。」
藍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黑人音樂中的哀怨曲調。經黑人作曲家韓第(W.C.Handy)的改編而發揚。每節有三行,多重疊句,速度緩慢而溫和,音樂中充滿憂鬱、感傷的氣氛。[例]藍調歌曲最能突顯歌者優美的歌聲。 △勃露斯、布倫斯
睹物傷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到某些事物、景物,而引起感傷。明.朱權《荊釵記》第三五齣:「紙錢飄,蝴蝶飛,血淚染,杜鵑啼,睹物傷情越慘悽。」《鏡花緣》第五七回:「文隱看了,不覺睹物傷情,一時觸動自己心事,更自悽愴不已。」
木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不過就是一隻螞蟻。在《什麼乘3》的命題裡,找不到具體的快樂來擴充增倍,他疑問著:「結果,會有一種感傷/流於感官之外/而不會流淚……而妳是美/美的是什麼」。木焱在詩中不相信許多事物,他的全部就是1/3的詩人,1/3的情人和1/3的讀者。他詩人的身份曾經是他的全部,後來被劃掉成了部分,所有的「我」排成一列,有些被扭曲了,有些被壓扁,還有粗劣的以及殘缺的種種。他的情人種類至始至終只有一個「妳」,他以為自己是專一的,但是那麼多個「妳」也只滿足了他慾望的一部份。而千奇百怪的「他」「它」「牠」和特別多的「她」圍繞成的讀者群,讓他...
時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2) 嗟:音ㄐ|ㄝ,表示感傷、哀痛的歎詞。 (3) 儔:音ㄔㄡˊ,匹敵、相比。 (4) 遘:音ㄍㄡˋ,遇見、遭遇。 (5) 淹留:久留。指身陷囹圄。〔參考資料〕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
蔡良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航行台灣海峽的詩篇,寫薄紫色的夏日、泊船的港邊、海洋、青色草原,還有南方、陽光和夢,盡是年輕無端感傷生命的美麗哀愁,卻仍清楚地呈現海洋南台灣的實境,不全然是解愁的空茫。
渭陽之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比喻甥舅間思念的情感。《晉書.卷四○.楊駿傳》:「舅氏失道,宗族隕墜,渭陽之思,孔懷感傷。」
悲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傷秋氣蕭瑟悲涼。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警世通言.卷三五.況太守斷死孩兒》:「所以才子有悲秋之辭,佳人有傷春之詠。」
辭淚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他自找的,有什麼好憐憫的。」王彬說:「周顗是我們的朋友,也是一個忠臣,今天卻遭到這樣的下場,很令人感傷惋惜。」接著突然生氣的指責王敦:「你反叛作亂,殘殺忠良,意圖不軌,想要奪取政權,日後將會為家族帶來禍害。」一邊說著,一邊隨著慷慨的聲調而流下了眼淚,情緒激昂。王敦看了這樣的場面,更加生氣,本想把王彬殺了。當時王敦的另一位堂弟王導也在場,一直試圖從中調解,以平息雙方的怒氣,但王彬仍然無所畏懼,神色自若,最後王敦因為念在家族的情分上,還是放過了王彬。「聲淚俱下」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極度悲慟、激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