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59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傷時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時事世局有所感傷。如:「世局並不如你想像中的糟,你就別再傷時感事了!」
大海一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船,舉酒相敬。人生就像寄居在天地間的蜉蝣,也像滄海中的一粒粟米,是如此地短暫、渺小。想到這裡,難免感傷起來,轉而羨慕長江的永無窮盡。希望自己也能像天仙一樣地遨翔天際,和明月同壽。這裡的「渺滄海之一粟」後來演變成「滄海一粟」這句成語,比喻渺小而微不足道。
石爛松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都很難了解他們的內心。 「石爛」則是出自唐.杜牧〈題桐葉〉詩,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重遊故地時引發的感傷,用石頭風化粉碎、松木變成柴火表示時間推移、世事無常。後來這二語被合用成「海枯石爛」,形容歷時長久、意志堅定。如金.元好問〈鷓鴣天.顏色如花畫不成〉詞:「雲聚散,月虧盈。海枯石爛古今情。」又〈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至《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覺得這事作得海枯石爛,雲淨天空,何等乾淨解脫,胸中十分痛快。」則以「海枯」表示乾淨澈底,「石爛」表示不留痕跡。這種意義現在少用。
石爛海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都很難了解他們的內心。 「石爛」則是出自唐.杜牧〈題桐葉〉詩,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重遊故地時引發的感傷,用石頭風化粉碎、松木變成柴火表示時間推移、世事無常。後來這二語被合用成「海枯石爛」,形容歷時長久、意志堅定。如金.元好問〈鷓鴣天.顏色如花畫不成〉詞:「雲聚散,月虧盈。海枯石爛古今情。」又〈西樓〉曲:「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至《兒女英雄傳》第一七回:「覺得這事作得海枯石爛,雲淨天空,何等乾淨解脫,胸中十分痛快。」則以「海枯」表示乾淨澈底,「石爛」表示不留痕跡。這種意義現在少用。
志與願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2) 嗟:音ㄐ|ㄝ,表示感傷、哀痛的歎詞。 (3) 儔:音ㄔㄡˊ,匹敵、相比。 (4) 遘:音ㄍㄡˋ,遇見、遭遇。 (5) 淹留:久留。指身陷囹圄。〔參考資料〕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
聲淚俱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他自找的,有什麼好憐憫的。」王彬說:「周顗是我們的朋友,也是一個忠臣,今天卻遭到這樣的下場,很令人感傷惋惜。」接著突然生氣的指責王敦:「你反叛作亂,殘殺忠良,意圖不軌,想要奪取政權,日後將會為家族帶來禍害。」一邊說著,一邊隨著慷慨的聲調而流下了眼淚,情緒激昂。王敦看了這樣的場面,更加生氣,本想把王彬殺了。當時王敦的另一位堂弟王導也在場,一直試圖從中調解,以平息雙方的怒氣,但王彬仍然無所畏懼,神色自若,最後王敦因為念在家族的情分上,還是放過了王彬。「聲淚俱下」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極度悲慟、激動。
不好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感傷悲惻。如:「他最近由於家中遭逢變故,心中很不好受,因此在言語上衝撞了您,請不要見怪。」也作「不好過」。
鎖麟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敘述登州富戶薛家嫁女薛湘靈,以裝有珠寶的鎖麟囊陪嫁。薛女於雨中偶遇貧女趙守貞,因無嫁妝而感傷,遂慷慨贈囊。後湘靈逃難與家人失散,暫受僱於鄉紳盧勝籌處為褓母。偶為少爺拾球進入珠樓,看見當年贈人的鎖麟囊,百感交集。盧夫人方知褓母即為當日恩人,遂敬如上賓,並協助其全家團圓。
奮不顧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奮不顧身」。見「奮不顧身」條。01.《舊唐書.卷一四一.田弘正列傳》:「惟忠與孝,天與臣心,常思奮不顧生,以身殉國,無由上達,私自感傷。」 
感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感慨。唐.張九齡〈感遇〉詩一二首之一一:「至精無感遇,悲惋填心胸。」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又有事物牽於外,情性動於內,隨感遇而形於歎詠者一百首,謂之感傷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