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冥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昏愚固陋。清.王國維〈浣溪沙.掩卷平生有百端〉詞:「掩卷平生有百端,飽更憂患轉冥頑,偶聽啼鴂怨春殘。」
難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今你們兩人輔佐季氏,不能德化他國的人民,邦國分裂瓦解,無法保全,反而要在國內動兵征伐。我怕季氏的憂患,不是遠在顓臾,而是近在朝中啊!」後來「禍起蕭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禍亂發生於內部。
傾身營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全力加以營救。《後漢書.卷六十八.郭太傳》:「鄉里有憂患者,淑輒傾身營救。」
至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摯純厚的性情。[例]雖然歷盡滄桑,飽經憂患,他還是純真如昔,至性不改。
瘁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患。《莊子.在宥》:「桀之治天下也,使天下瘁瘁焉。」
同休共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歡樂、憂患。形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周書.卷二一.列傳.尉遲迥》:「吾居將相,與國舅甥,同休共戚,義由一體。」《舊唐書.卷一七七.列傳.杜審權》:「卿位居元輔,與朕同休共戚。」
熾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燃燒猛烈。《妙法蓮華經.卷二.譬喻品》:「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蕭牆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今你們兩人輔佐季氏,不能德化他國的人民,邦國分裂瓦解,無法保全,反而要在國內動兵征伐。我怕季氏的憂患,不是遠在顓臾,而是近在朝中啊!」後來「禍起蕭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禍亂發生於內部。
內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內部的憂患。多指國家內部不安定。《國語.晉語六》:「且唯聖人能無外患,又無內憂。」《史記.卷五.秦本紀》:「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也作「內患」。
人不聊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捉去當俘虜,路上時常可見;鬼神沒人祭拜,百姓生活困苦,骨肉分離流落四方。韓、魏沒有滅亡,是秦國的一大憂患!現在大王要出兵攻打楚國,勢必經過韓、魏國境,您不擔心他們會叛變嗎?」後來「民不聊生」這個成語,就從原文中的「百姓不聊生」演變而出,用於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