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圖個人的利益,而不顧及他人。《晉書.卷五五.列傳.潘岳》:「憂患之接,必生於自私,而興於有欲。」
土崩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刑獄甚濫,生活痛苦。徐樂亟思挽救國勢,便上書向武帝陳述治國之道,他特別強調地舉史事說明:「國家最大的憂患,在於土崩,而不在於瓦解。所謂的土崩,就是人民因為不堪暴政之苦,終於群起反抗。所謂的瓦解,就是政權內部的互相鬥爭。土崩將讓舊有的政權遭到推翻,建立新的政權;而瓦解只是造成人事的改變而已。」徐樂希望能惕勵武帝不可一味地窮兵黷武,更應該體諒人民的疾苦,使得人民能夠真正安居樂業,這樣一來,自然能夠威震天下,平服四夷。到了班固寫〈秦紀論〉時,「土崩」與「瓦解」已經合用,作為一句成語來使用。後來「土崩瓦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澈底潰敗,不可收拾。此語另見用於《鬼谷子.抵巇》,以《鬼谷子》...
禍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害憂患。《三國演義》第三回:「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紅樓夢》第二一回:「你拿著終是禍患,不如我燒了他完事。」
罪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觸犯律法、傷害他人或違背良心行為。宋.蘇軾〈贈錢道人〉詩:「我生涉憂患,常恐長罪惡。」
患難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承擔憂患與災難。形容彼此一心一德,肝膽相照。如:「真正的朋友應是能夠患難與共的。」
一國三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放在牆裏。夷吾把這件事告訴獻公,獻公派人去責備士蒍。士蒍拜首而回答說:「我聽說過,沒有喪事而哀戚,憂患必立刻到來;沒有戰事而築城,必使敵人加強防衛;結果使敵人加強防衛,有什麼可謹慎的呢?若不堅築城牆,既受了官職而不盡國君的命令,就是不敬;然而堅築城牆以強固防禦敵人的力量,就是不忠。失去了忠心與恭敬,還用什麼服事國君呢?詩經說:『懷著德性以安寧國家,同宗的子弟必如城池一樣堅固。』國君只要修整他的德性而使宗子堅固,何必築城呢?三年以後將要用兵,現在何必謹慎呢?」又退而賦詩道:「狐裘毛色雜亂,一國有三個主人,我聽誰的話才好?...
灼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透澈、精闢的見解。[例]老人家飽經滄桑,歷嚐憂患,你該相信他的真知灼見。
隱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潛藏的憂慮或憂患。如:「濫墾山坡地,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已造成隱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逼迫。《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鄰舍比里,共相壓迮。」宋.蘇轍〈和子瞻沉香山子賦〉:「紛然馳走,不守其宅,光寵所眩,憂患所迮。」
綢繆未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的歌謠,故地約在今陝西省邠縣。〈鴟鴞〉一詩,則是詩人以鳥兒築巢養雛鳥的辛苦,來抒發自身所經歷的窮苦憂患。詩中提到,鳥兒為了確保巢的堅固,便在下雨之前,剝除桑根皮來修補鳥巢,以免風雨來臨時,把鳥巢吹壞了。後來「未雨綢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事先預備以防患未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