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81.4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各行其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二刻拍案驚奇》卷九:「自古貞姬守節,俠女憐才。兩者俱賢,各行其是。」後比喻意見、步調不一致。如:「這是一次集體行動,每個人都要服從指揮,不能各行其是。」
兵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軍隊不聽指揮的叛變行動。如:「陳橋兵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輕捷。《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則其為獸必剽。」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謝忠愍與粵寇戰於天津》:「手執黃旗,左右指揮,迅奮剽疾。」
焉用牛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割雞焉用牛刀」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吳國人言偃,字子游,是孔子的學生,以文學著稱。他在擔任魯國武城首長時,用禮樂教化百姓。有一天,孔子到武城,聽到武城一片弦樂歌聲,便微微笑說:「割雞焉用牛刀?」意思是: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以此來調侃子游,治理武城這麼一個小地方,還須大費周章地動用禮樂教化嗎?子游聽後則回答說:「我曾經聽老師您說過:『做官的學道,就會愛恤人民;老百姓學道,就會容易接受指揮。』」孔子立即向同行弟子表示子游的話是對的,自己剛才不過是說笑罷了。後來「割雞焉用牛刀」被用來比喻處理小事,毋需大才。
團體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在團體中為了保護自己,抗拒團體時,就可能有下列特殊行為:1. 專斷:屬於獨裁的角色,在團體中專門指揮他人,隨時打斷他人說話,使別人沒有機會傷害他。2. 敵對:也許自己是曾經有過挫折的經驗,導致對他人懷有敵意,並將敵意投射到團體中。3. 沉默:以不說話來逃避他人注意,或以此對領導人表示抗議。4. 退縮:孤獨局限在一角落,以表是不參加。5. 缺席:不參與團體,認為團體中發生的是和我無關。6. 談論別人:是種間接的逃避,藉由談論他人來自我防衛。7. 倚老賣老:拿以為參加過團體經驗還比照現在的團體,以老手自居。這種表現往往會...
鳴金收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敲鑼作信號,指揮兵士速退。《薛仁貴征遼事略》:「太宗恐小將軍有失,急鳴金收兵入城。」也作「鳴金收軍」。
指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提醒、指導、指揮、指示、指引
螽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螽斯1.1 綠色大螽斯1.2 偽裝的本領1.3 關鍵字1.4 參考書目2 相關教學資源 螽斯1. 螽斯身體細長,顏色鮮綠,就像植物的葉子一般,因此,牠們只有以鳴聲互相溝通,並將翅膀當作指揮棒,在鳴叫時,翅膀振動,也因為螽斯所發出來的聲音,有點像古代女子紡紗的聲音,所以螽斯又被稱為紡織娘。通常具有長長的觸角,聽器長在前足上(螽斯視力相當差),大多利用觸角來摸索環境,也因後腳長而強壯,所以跳躍技術相當一流。螽斯生活在樹上和灌木叢中,非常善於偽裝,只要不動,其實很難讓人類發現。主要為夜行性動物,在夜間覓食並鳴唱。螽斯的...
大匠不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詞義 大工匠只是負責計畫指揮,而不親自削木。 出處 呂氏春秋貴公:「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鬥,大兵不寇。」 用法 用以指領導階層貫徹分層負責之作為。 相似詞 大庖不豆、大勇不鬥、大兵不寇、鳴琴垂拱 相反詞 事必躬親、一手包辦、代下司職、尸祝代庖 例句 所謂大匠不斲,是說主管的人不須事必躬親,只須負責計畫而後分派下屬去做即可。
千軍萬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歸,進號仁威將軍。年五十六卒,諡武。 (2) 麾下:本指旗下,借指將帥的部屬。麾,音ㄏㄨㄟ,用來指揮的旗幟。 (3)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退。見「所向披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