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列前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茅,通「旄」。旄,旄牛。前茅,古代行軍打仗時,前行的兵士所拿的竿頂用旄牛尾裝飾的指揮旗幟。一說茅即茅草,春秋時代楚國行軍,有人拿著茅草當旗幟走在軍隊前面,或擔任斥候。「名列前茅」,指其名列於隊伍前面。語本《左傳.宣公十二年》。後用「名列前茅」比喻成績優異,名次排在前面。 △「獨占鰲頭」
三令五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闔閭,吳王看了以後,雖然覺得孫武寫得不錯,但仍有點不信任,便問孫武:「你的兵法我都看過了,可以試試指揮軍隊嗎?」孫武說:「當然可以。」吳王存心要給孫武出難題,又問:「那用婦女來試驗也可以嗎?」孫武也說可以。於是吳王召集了宮中的嬪妃宮女,一共一百八十名,讓孫武指揮她們。孫武先將她們分成兩隊,命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嬪妃做隊長,讓她們每個人都手持長戟,然後發布命令,要她們依令而行。女兵們都說:「明白了。」孫武又抬出鈇鉞等刑具,設定刑罰,並再三向她們申戒,一定要澈底服從軍令。但是當孫武擊鼓發出號令,女兵們卻大笑起來,完全沒有依令行動。孫武就說:「沒有把命令解釋清楚,這是將官的過失。」於是孫武再將剛才的命...
伯仲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五:「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叫人欽佩,但是不懂得打仗。眼看敵人就要到了,他還那樣悠閑自在:兵力那麼少,又派一些沒經驗的年青人去指揮。我看我們準要遭難了。”謝安派出的將領胡彬,率領水軍沿著淮河向壽陽進發。在路上,他得知壽陽已經被前秦的前鋒苻融攻破。胡彬只好退到硤石(今安徽鳳台西南),紮下營來,等待謝石、謝玄的大軍會合。苻融佔領壽陽以後,又派部將樑成率領五萬人馬進攻洛澗(在今安徽淮南東),截斷了胡彬水軍的後路。晉軍被圍困起來,軍糧一天天少下去,情況十分危急。胡彬派出兵士偷偷送信給謝石告急,說:“現在敵人來勢很猛,我軍糧食快完,恐怕沒法跟大軍會合了。”...
苦口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曹彬為主帥,中路以田重進為主帥,西路以潘美為主帥。戰爭開始時,三路軍隊節節勝利。但因急於立功及主將指揮不力,在歧溝關之役大敗於遼軍。在〈趙普傳〉中有一段文字記載宋太祖賜詔給趙普說:「卿社稷元臣,忠言苦口,三復來奏,嘉愧實深。」寫出太宗沒有聽從趙普三次勸諫而執意用兵,以致失敗的悔恨之心。「婆心」見於《景德傳燈錄.卷一二.鎮州臨濟義玄禪師》。臨濟宗的祖師臨濟義玄禪師,在他追隨黃檗習禪的時候,也被黃檗棒打三次。當時他在黃檗身邊習禪許久,一天,首座和尚睦州勉勵他去參問師父,但他不知道要問什麼,和尚就建議他可以問:「如何是祖師西來的意。」臨濟就跑去問師父,但黃檗沒有回答,反而把他打了一頓。臨濟連續問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旁邊的。如:「掖垣」、「掖門」、「掖庭」。《三國演義》第一一七回:「諸葛瞻指揮兩掖兵衝出,直撞入魏陣中。」
樂不可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後和杜茂一起在高柳這個地方打敗匈奴,官拜漁陽太守。任內將漁陽這個地方治理得很好,百姓都願意聽從他的指揮。開墾稻田八千餘頃,教導百姓耕種的技術,使得百姓的生活變得富裕起來。於是民間就流傳起這麼一首童謠:「桑樹沒有附帶小枝芽,禾麥都結兩株穗。張堪當官執政,人民生活富有都快樂極了。」後來「樂不可支」被用來形容快樂到了極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中用以指揮的大旗。通「麾」。《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兵罷戲下,諸侯各就國。」《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戲下騎從者八百餘人。」
指揮。通「麾」。《漢書.卷五二.灌夫傳》:「(田)蚡乃戲騎縛夫置傳舍。」
旗鼓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旗鼓相當」典源作「鼓旗相當」。古時作戰,軍中都是以敲擊戰鼓及揮舞旗幟來指揮進退,鼓聲大作或旗幟飛揚都可表現出壯盛的氣勢。這兩者的氣勢相當,就表示雙方軍隊的陣容與聲勢不相上下。據《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列傳》載,新莽末年,東漢人隗囂(ㄨㄟˇ ㄒㄧㄠ)在隴西一帶據地為王,稱西州上將軍;公孫述則佔有今四川一帶,稱蜀中皇帝。當時,尚未取得政權的漢光武帝劉秀兵力多布署在東部,其西部軍力無法與兩方的任一方相抗衡,為避免兩大豪強合作,他於是想拉攏隗囂,孤立公孫述,便寫了一封信給隗囂,信中說道:「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子陽,即公孫述的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公孫述來到漢中及京都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慰問喪者家屬。通「唁」。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諺者,直語也。喪言亦不及文,故弔亦稱諺。」北齊.劉晝《劉子.卷一○.正賞》:「昔者仲尼先飯黍,侍者掩口笑;子游揚裘而諺,曾參指揮而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