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如刀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心如刀割」。見「心如刀割」條。01.《冷眼觀》第九回:「我聽了他的話,心如刀刺,自悔負氣出外,以致抱恨終天!」02.《東周列國志》第九九回:「異人含淚對曰:『某豈望及此!信言及故國,心如刀刺,恨未有脫身之計耳。』」
堯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堯傳位於舜時,天下劃分為十二州,每州表封一山,以作祭祀。故後稱舊有的版圖或故國。唐.杜甫〈諸將〉詩五首之三:「滄海未全歸禹貢,薊門何處盡堯封。」
窮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貧窮、匱乏。《孟子.告子上》:「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淮南子.主術》:「故國無九年之畜,謂之不足;無六年之積,謂之憫急;無三年之畜,謂之窮乏。」
邦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邦國宗族。《詩經.小雅.黃鳥》:「言旋言歸,復我邦族。」晉.陸機〈門有車馬客行〉:「借問邦族閒,惻愴論存亡。」
2.籍貫姓氏。《聊齋志異.卷八.司文郞》:「展問邦族,云:『登州宋姓。』」
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故國、舊邦。《漢書.卷三三.魏豹等傳.贊曰》:「楚漢之際,豪桀相王,唯魏豹、韓信、田儋兄弟為舊國之後。」
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故國。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入臣外傳》:「吾已絕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重復鄉國!」
禮壞樂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典章制度、禮樂教化遭受破壞,道德規範、社會綱紀蕩然無存。《梁書.卷二五.徐勉傳》:「禮壞樂缺,故國異家殊,實宜以時修定,以為永准。」也作「禮壞樂崩」。
故園心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一直在想望故鄉。宋.周密〈一萼紅.步深幽〉詞:「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