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4.3786 ms
共 11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救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醫治使脫離險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四回:「看見眾人正在那裡救治,說可望救得回來的,鼻子裡已經有點氣了。」
2.糾正、挽回。宋.朱熹〈答劉子澄書〉一六之七:「所論著文字,亦坐此病,多無著實處。回首茫然,計非歲月功夫所能救治。」
|
補偏救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矯正偏差疏漏,補救弊害缺點。《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仍以興利除害之事、補偏救弊之方,隨詔以頒。」《野叟曝言》第八七回:「誠得一聖人之徒,為之補偏救弊,興廢舉墜,則井田可復,禮樂不亡,而唐、虞三代之治可致。」
|
救生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船上救生設備。供船舶遇難時,落水人員乘坐求生。傳統式救生筏,一般是以鍍鋅鐵板製成的環形水密空氣箱,存放於船邊特設的架子上,同時能利用本身重量落入水中。近代用橡樛布製成的充氣式救生筏,重量輕,占位小,可折合儲存,拋入水中即可自動充氣成形。
|
救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救助保護。《後漢書.卷三三.朱浮傳》:「上下燋心,相望救護,仰希陛下生活之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每家門內各置一鑼,但一家有賊,篩得鑼響,十家俱起救護。」
|
救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解救危難的援兵。如:「搬請救兵」。《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列傳》:「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虜急擊招降陵。」《三國演義》第一一回:「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請救兵的,便自引數百騎趕來。」
2.泛指能幫助人解決困難的人。如:「這櫃子太重搬不動,只得再找救兵幫忙了。」
|
救人如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救人的事,刻不容緩。《薛仁貴征遼事略》:「仁貴道:『救人如救火。』前逢遼兵,仁貴橫戟入陣,左右衝突。」
|
救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救困厄、危難。《三國演義》第一五回:「策敢借雄兵數千,渡江救難省親。」《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這兩個女子,便都有些盜賊意思,不比前邊這幾個報仇雪恥,救難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
呼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呼喊求救。如:「他不慎跌入溪中,連忙大聲呼救。」
|
以火救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火來救火災。比喻方法錯誤,不但無法制止,反而助長其威勢。《莊子.人間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得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艱困危急的情境中獲得救助。如:「他在海上漂流數日,終於得救。」
|
![]()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