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04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組協力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組協力教學法(Team Assisted Instruction)又稱小組加速教學法(Team Accelerated Instruction,簡稱TAI),它結合合作學習以及個別化教學,是史雷分(Slavin)於1985年為三到六年級數學而設計。史雷芬指出以往花太多時間在班級管理上,而非真正從事"教學
溝通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溝通教學法1.1 歷史背景與內涵1.2 教學特色1.3 中英文關鍵字1.4 參考資料 溝通教學法  溝通教學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簡稱CLT)為英語十大教學法之一,是一種以學習...
直觀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直觀教學是指以實物為教材的直接教學,對學生而言是以感官經驗為基礎的學習方式。
  直觀教學是裴斯泰洛齊(J.H. Pestalozzi, 1746~1827)所倡導的教學方法。裴氏主張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先認識兒童的心理,過分重視文字的教學對兒童並不適合,兒童有自己對事務的感受,若忽略此一事實,教育很難發揮功效。因此直觀教學強調以實務做為教材,讓兒童直接去感受所要學習的事物,而不是去觀察所要學習的媒介物,在教學上,教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童善用他們的感官,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直觀教學包含二個重要的概念,即實物教學和感官學習。這兩個概念的由來可追溯到中世紀的感官唯...
價值澄清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式化,使用時要記住其目的而創造性的使用它。6.適用於沒有正確答案之情境。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價值澄清教學法英文關鍵字: Values Clarification 參考資料張添洲/著。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2000年初版,頁227-234。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解決問題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決問題教學法」是通過尋找解決某一特定問題的途徑,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廣為採行的教學法,透過研究發展,其實施方式也多有變化,例如發現式教學法(discovery teaching)和探究式教學法(inquiry teaching)都是衍自問題解決教學法。
  早在十八世紀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J.J. Rousseau, 1712~1778)的名著〔愛彌兒〕(Emile)一書中,問題解決教學法已初見雛形。本世紀美國教育家杜威(J. Dewey)被推為解決問題教學法的創始人。他認為學校課程應以實際問題為發展基礎,他所謂的「問題」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此問題一定...
數學解題歷程的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學解題歷程的教學主要適用於數學文字題(俗稱應用題)。主要代表人物為波力耳(G. Polya)、舒恩費(Alan H. Schoenfeld)及梅伊爾(Richard E. Mayer)。
  波力耳(1945)將解題歷程分為四個 階段:
  1. 了解問題:未知數是什麼?已知數是什麼?條件是什麼?
  2. 擬定計畫:找出未知數和已知數之間的關係,如果找不著,那就只得考慮一些輔助問題,然後想辦法擬定一個解題的計畫。
  3. 執行計畫:依據擬定的計畫,正確地執行及運算每一步驟。
  4. 回顧解答:校核所得的解答是否正確。
  ...
個人化系統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化系統教學(personalized system of instruction,PSI )目錄1 前言2 理論基礎3 教學流程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前言個人化系統教學與個別教學、個別化教學意義不同。個別
結構化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構化教學建議可將自閉症類患者不同於常人的理解能力、想法和學習方式融入教育訓練中,針對自閉症者不同的神經功能設計介入。是一個組織班級的系統、教學的過程。以自閉症類患者的認知、需求、興趣為考量,調整環境,增進其獨立能力與行為管理。 四項要素: 一、物理環境結構化:自閉症結構化教學分成團體學習區、遊戲區、轉銜區、一對一
問思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思教學法是民國六十八年間,由美國學者畢夏普介紹到國內,並嘗試在國小社會科使用。依據研究的結果,此種教學模式,對兒童學習興趣、思考及判斷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好的效果。學習準備:強調人類解決問題必須循著一定的步驟,問題有擴散性問題和聚斂式問題,也有學者有其他細向分法。進行教學:分為演繹法和歸納法。過程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提出假設、選擇假設與證假設(有點像專題研究)根據陳青青的整...
認知領域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領域教學是有關知識、智能和技巧發展的教學,是美國教育學者布魯姆(Benjamin Bloom)等所創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將教學分為三個領域:認知領域、情意領域和技能活動領域。他又將認知領域畫分為六個階段-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估。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強調階段之間的等級差別,依次排列發展,後一階段在認知結構上高於前者,且又建立在前者之上。隨著階段的遞增,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程度越高。
  認知領域包括六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教學階段,具體為:(1)對知識的記憶、識別和回憶;(2)解釋、意譯或翻譯所得到的信息,這是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