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顧失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眾人互相對視,臉上露出驚慌之態。《舊五代史.卷一二八.周書.段希堯傳》:「尋命于吳越,及乘舟泛海,風濤暴起,師僕從皆相顧失色。」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三.袁滋》:「五人相顧失色,悔飲其酒。」
張孝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萬里中原烽火北",表達了對在金人統治下的北中國的懷念;〔水調歌頭〕《和龐佑父》以"剪燭看吳鉤","擊誓中流",表達北伐抗敵的熱情。他的代表作〔六州歌頭〕"長淮望斷"概括了自紹興和議、隆興元年符離兵敗後20餘年間的社會狀況,對於南宋王朝不修邊備、不用賢才、實行屈辱求和的政策,表示了極大的憤慨。詞中寫道:"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據說當時他在建康留守席上賦此詞,張浚讀了之後深為感動,為之罷席而去(《說郛》引《朝野遺記》)。張孝祥詞中較多的是寫景寄情、因事立意之作,如〔念奴嬌〕《離...
八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體名。為秦代隸體的一種筆法,相傳為王次仲所創,說法多種,常見的有:一、言八宜訓背,筆勢左右分布相背,有如八字。見清.包世臣《藝舟雙.論書一.歷下筆譚》。二、有以二分似隸,八分似篆,介於篆隸之間,故稱為「八分」。見《雅俗稽言.卷三二.字學.八分》引《書苑文姬說》。也稱為「八分書」、「分書」。
康有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長。康有為是清末一位重要書論家。由於特殊時代環境,及康氏個人強烈政治傾向,致使其書學論著(廣藝舟雙)充滿鮮明異彩,因而和歷來書論專著大相迴異。有見於此,本論文為要全面且完整地理解康氏之書論,先從清代書法發展概況,作一概括式之鳥瞰,再配合康氏學術思想背景,以此為線索,即可切入康氏書論之全面架構。來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A%B7%E6%9C%89%E7%82%BA&variant=zh-tw
行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駕船航行。北齊.劉晝《劉子.卷二.履信》:「雖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猶無而行舟也。」
心怡神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曠神怡」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據《范文正公文集.卷三》引)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慨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1>,波瀾不驚,上下天光2>,一碧萬頃3>,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4>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5>,靜影沈璧6>,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7>神怡8>,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注解〕 (1) 春和景明:春風和暖,陽光明亮。 (2) 上下天光:天光和湖光相映照。 (3) 一...
篙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悉操舟技巧的船夫。唐.杜甫〈水會渡〉詩:「篙師暗理,歌笑輕波瀾。」《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總因風伯太無情,以致篙師多失色。」
鄂君繡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鄂君泛舟,遇見一位擁唱歌的越人,拿繡被為他覆蓋。見漢.劉向《說苑.卷一一.善說》。今用鄂君繡被來形容男性間的感情。《儒林外史》第三○回:「朋友之情,更勝於男女!你不看別的,只有鄂君繡被的故事。」
枕戈俟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266∼321),字士稚,晉范陽人。早年經常與劉琨聞雞起舞,刻苦自勵。元帝時為豫州刺史,渡江擊,誓復中原,率師與石勒相持,黃河以南,盡為晉土。後由於朝廷大臣不和,奧援不力,遂憂憤而死。逖,音ㄊ|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六二.劉琨列傳》
孤行一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錢謙益〈父中議大夫原任通政司右通政先贈資政大夫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加贈光祿大夫太子太保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當先朝革鼎之時,直群相沸羹之會,孤行一意,惟知砥節而首公;榰柱眾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