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1.7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祖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66~321)字士稚,晉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人。早年經常與劉琨共聞雞起舞,刻苦自勵。元帝時為豫州刺史,渡江擊誓復中原,率師與石勒相持,黃河以南,盡為晉土。後由於朝廷大臣不和,奧援不力,遂憂憤而死。
心曠神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曠神怡」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據《范文正公文集.卷三》引)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慨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1>,波瀾不驚,上下天光2>,一碧萬頃3>,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4>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5>,靜影沈璧6>,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7>神怡8>,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注解〕 (1) 春和景明:春風和暖,陽光明亮。 (2) 上下天光:天光和湖光相映照。 (3) 一...
學非所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學的知識技藝無法在實際的工作中發揮效用。《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必也學非所用,術有所仰,故臨川將濟,而舟不存焉。」也作「用非所學」。
增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增進、加多。《史記.卷二三.禮書》:「叔孫通頗有所增益減損,大抵皆襲秦故。」《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更於河內增益舟,繕置軍器。」也作「曾益」。
徙薪曲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曲突徙薪」。見「曲突徙薪」條。01.《漢書.卷六八.霍光金日磾傳.霍光》:「今茂陵徐福數上書言霍氏且有變,宜防絕之。鄉使福說得行,則國亡裂土出爵之費,臣無逆亂誅滅之敗。往事既已,而福獨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貴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髮灼爛之右。」02.《抱朴子.外篇.知止》:「徙薪曲突於方熾之火,纚舟弭於衝風之前。」 
熊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輔君的賢臣。唐.杜甫〈贈崔十三評事公輔〉詩:「燕王買駿骨,渭老得熊羆。」宋.王安石〈送鄆州知府宋諫議〉詩:「舟商巖命,熊羆渭水占。」
乘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坐竹木編成的筏。傳說舊時天河與海相通,海邊的人每年八月見木筏往來;有人遂帶糧食乘筏,至天河,看到牛郎與織女。見晉.張華《博物志.卷一○.雜說下》。或以為漢張騫尋河源,而乘木筏到天河。見《太平御覽.卷五一.地部.石》引《荊楚歲時記》。後比喻登天。北周.庾信〈哀江南賦〉:「況復舟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飆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唐.李商隱〈海客〉詩:「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罷織一相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車。《說文解字.車部》:「輶,輕車也。」唐.韓愈、孟郊、李翶〈遠遊聯句〉:「馳深鼓利,趨險驚蜚輶。」
競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賽舟。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沒汨羅日,傷其死,故並命舟以拯之。」
徵名責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他人的言辭,觀察其行為,以求名實相符。《陳書.卷五.宣帝本紀》:「方欲仗茲舟,委成股肱,徵名責實,取寧多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